到底缺錢不!
作者:劉峻
編輯:劉明遠
(資料圖)
風品:楊愛國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5月5日,2023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揭曉,美的集團入選。
不得不說,開年以來美的喜訊不斷,不僅一季度營利再次雙增,孵化十多年的美智光電也遞交了招股書。
4月19日,美智光電再次沖擊創業板,計劃募資5.06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實力成色咋樣呢?資本市場“單飛”能有多少買單號召力?
01
7成主營收入靠地產?
利潤薄不 警惕業績波動
這非美智光電第一次IPO,早在2020年7月,美的集團就公告決定啟動分拆美智光電上市籌備工作。2021年6月,其首次遞交招股書,經過3輪問詢后,又于2022年7月申請撤回。同年9月重啟上市輔導,并于近期二次遞表創業板。
2019-2022年,美智光電營收7億元、7.88億元、9.26億元、9.11億元,同比增長38.79%、12.58%、17.52%、-1.65%;歸母凈利潤0.18億元、0.69億元、0.77億元、0.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291.38%、10.88%、8.29%。
營收穩健性有待提升,凈利雖保持了連續增長,但不足1億元的體量,折射了利潤之薄,盈利能力有待優化。
好在,毛利率一路走高。2018-2022年分別為19.24%、21.25%、23.28%(另一版本數據是25.66%)、27.77%、32.31%。尤其2022年營收下降、凈利增速放緩,仍不影響毛利率走高。
對此,美智光電解釋原因有三:一是光源等附加值相對較低的產品占比逐步下降,帶動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增長;二是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不斷優化供應商布局,提高產品成本競爭力;三是公司線上直銷占比不斷提升,亦促進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增長。
玩味在于,2023年4月版本的招股書中,其家用照明產品2020年的毛利率為21.95%,與2021年版本的24.34%差異明顯。
且2020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末,美智光電員工總人數為713人、805人及766人。即2022凈利上升,營收及員工量下降。
回顧三輪問詢,美智光電關于“來源于房地產公司的收入占比”的說法,也曾出現前后矛盾情況。
據招股書,美智光電產品包括光源、家用照明和商業照明、智能面板等,廣泛應用于商業地產、教育醫療、城市交通等多類場景,曾先后服務于萬科、保利、新城等房企的多個項目。
首輪問詢中,關于是否可按終端客戶區分為““源于房地產公司或安裝公司”或“來源于終端消費者”,美智光電回復稱“無法對營業收入進行準確區分”。
然隨著進一步問詢,美智光電改口稱,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明確可統計的銷往終端房地產項目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為14.23%、33.66%、41.15%、32.18%??赡芰飨蚍康禺a項目終端的收入(最大值)占主營業務收入比為65.07%、69.43%、71.55%、71.33%。
其中,2019-2022年(下稱“報告期”),公司主營業務中實際銷往美的置業的金額為 1.31億元、1.32億元及1.2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16.78%、14.3%及 14.21%;實際銷往碧桂園的金額為1.59億元、1.6億元和9229.31萬元,占比20.26%、17.3%及10.15%。
風險提示中,美智光電明確指出,公司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與房地產業有較強的相關性,隨著房地產業市場波動,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不算多夸言。以非關聯房企碧桂園為例,2022年金額和占比均出現大幅下滑。至于這是否是去年撤回申請的原因之一,企業未明確說明。
可以肯定的是,房企周期波動,對美智光電影響不算小,如何夯實業績穩健性是一個嚴肅話題。
02
獨立性之問、銷售費大增
削減關聯交易幾多代價?
不算多苛求。美智光電坦言,雖然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及實際供貨的終端地產客戶數量較多,但與大部分終端地產客戶仍處早期合作階段,交易金額整體較小,主要終端地產客戶較為集中。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美的集團直接持有美智光電50%股份,通過全資子公司美的創投間接持股6.7%,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56.7%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具有絕對控制權。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為實控人。
據此前問詢函披露,2019年至2021年,美智光電關聯銷售額占營收比33.88%、24.2%、21.48%,與美的集團間重疊客戶銷售額占比較高,分別為83.35%、71.66%、67.2%。同時,美智光電曾與美的集團使用統一的IT系統。
如此關聯交易,也引發深交所問詢,要求美智光電說明客戶重疊是否會影響其業務獨立性、交易公允性,使用美的集團系統是否對公司生產經營、獨立性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據中國基金報,公司存在關聯關系的經銷商有19家。報告期各期,上述關聯經銷商產生的經銷收入分別為1.88億元、1.99億元和1.2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24.06%、21.54%和13.41%。
好在趨勢上看,關聯經銷商產生的收入在逐年下降。相較上次IPO,美智光電減少了與美的集團的關聯交易,2022年尤為明顯,值得肯定,但美的集團旗下廣東睿住當年仍為其第一大客戶。
為徹底解決同業競爭,美智光電于2021年四季度徹底停止線控器業務,2022年未生產及銷售線控器產品。對于共用IT系統,美智光電表示,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IT系統已與美的集團進行完全獨立。預計未來將不會發生IT系統使用費。
“割席”足夠決絕,代價同樣不小。如上所文,2022年營利增速放緩,其中智能面板及其他收入占比從2020年的18.04%逐年降至14.5%,線控器產品因2022年停產未產生收入,該品2020年和2021年收入為9511.56萬元、7720.59萬元。
至于電家用照明產品,雖收入大增、支出也不少。報告期內,美智光電銷售費為5228.35萬元、1.1億元及1.5億元,銷售費占營收比從2020年的6.64%增至2022年的16.52%。其中,促銷推廣費從2020年的1761.21萬元增至2022年的8014.47萬元,增長了3倍。
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其銷售費用率高于行業均值,報告期為6.64%、11.86%及16.52%,而2020年、2021年可比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均值為9.65%、9.41%,已披露2022年財報數據的佛山照明的銷售費用率僅3.02%。
03
產能利用率下滑
賬上貨幣資金持增 憑啥募資?
聚焦募資,或有更深審視。
擬募5.06億元,其中1.61億元投向智能前裝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1.47億元擬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1.2億元用于渠道建設項目,剩余7872.5萬元用于品質測試中心建設項目。
據悉,上述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形成年產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915萬臺。
但招股書也披露,美智光電產能利用率并未飽和。報告期各期,照明產品的產能利用率為77.51%、86.47%和81.54%,2022年有所下滑;智能前裝產品則一路下滑,各期分別為90.05%、84.51%和70.46%。
一邊利用率下滑,一邊擴張,募資用途是否嚴謹?一旦去化不利,衍生風險知多少呢?
值得一提的是,美智光電主要采用自制生產及OEM生產(委外生產)兩種模式。
從產量看,照明產品中,自制生產報告期各期的產量為699.44萬個、676.43萬個和579.35萬個,而自制+OEM合計產量為1781.5萬個、1948.1萬個和1938.25萬個。顯然,利用率下滑的另一廂,企業量產仍以OEM模式為主。
更令疑惑的是,美智光電兩次闖關創業板,募資金額均為5.06億元,2021年6月首次申報IPO時,公司2020年賬上貨幣資金為3.27億元。而2021年及2022年,則分別達到6.68億元和7.63億元,持續增長,似乎并不缺錢。
為何重啟IPO募資?
本文為銠財原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