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興市場私募信貸投資突破百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2. 消費信貸缺口將成為新興市場私募信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文:海投全球丨ID:Haitou-Global
【資料圖】
字數:1589字,閱讀時長:3分鐘
2022年地緣沖突的爆發、通脹的上升,以及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許多主流銀行被迫收緊貸款。這一方面使許多借款人對另類融資方案的需求大幅增長,另一方面也為私募信貸市場創造了機遇。
根據Preqin的數據,全球私募信貸資產規模在2022年底達到1.4萬億美元,2015年時只有大約5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2.3萬億美元。
作為當前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引擎,新興市場私募信貸市場份額盡管仍然很小,但過去一年的增長同樣亮眼。
“新興市場私募信貸投資突破百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根據全球私募信貸協會(Global Private Credit Association)的數據,2022年私募信貸投資在新興市場加速增長,與風險投資形成鮮明對比。
報告所涵蓋的亞太(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除外)、拉美、非洲、中東,以及中歐和東歐地區新興市場私募信貸投資在2022年經歷了最大同比漲幅,較上一年大幅增長89%,達到10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相比之下,這些新興市場的整體風險投資同比減少了33%。
得益于私募信貸投資的大幅增長,新興市場私募資本投資在2022年同比減少了22%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2008年以來第二高的歷史紀錄,投資額接近2,080億美元,遠高于2018年疫情爆發以前的1,663億美元。
盡管目前私募信貸投資占新興市場私募資本市場的份額仍然很小,但在過去的5年里,其份額有了明顯的提升,從2018年的3.8%提高至了2022年的約5%。海投全球于2019年推出私募信貸基金,通過抵押、擔保、劣后等結構化方式投資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的消費信貸和車商庫存等貸款,在此期間見證了新興市場私募信貸市場的快速發展。
與傳統的銀行貸款相比,私募信貸不僅能為借款人提供更加可靠和靈活的資金解決方案,還能為投資人創造長期穩定且高于股票和債券的投資回報。由于與公開市場的相關性較低,私募信貸還具有逆周期的特點,可以很好地起到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作用,特別是在金融市場動蕩時期。根據高盛的數據,在過去的十年里,私募信貸的投資收益率比公開市場貸款高出大約5個百分點。
海投全球私募信貸基金剛推出不久便趕上了疫情的爆發,盡管疫情期間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但私募信貸基金在此期間仍然表現穩健,在保持低波動性的基礎上取得了穩定的超額收益,大幅領先行業基準。2021年,該基金被Bloomberg根據基金表現提名,并被業界投票授予“Hedgeweek 2021年最佳新興信貸基金獎”,2022年該基金又被BarclayHedge根據基金表現評為“年度10大新興市場對沖基金?!?/p>
“消費信貸缺口將成為新興市場私募信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海投全球自2016年起開始投資東南亞市場,2018年進入南亞,2019年和2020年逐步進入非洲和拉美市場,通過對新興市場的深入研究和實地調查,海投全球發現消費信貸在新興市場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而消費信貸的增長將成為私募信貸在新興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驅動力。
根據海投全球出版的《新興市場消費信貸科技研究報告2020》,東南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正在成為消費信貸市場的新藍海。與歐美等成熟經濟體相比,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人口規模大,經濟仍然處于上行周期,消費有著不斷升級的趨勢。
兩方面的因素將促使消費信貸在新興市場繼續增長。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金融系統并不發達,現金仍為主要支付方式。另一方面,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尼、越南、菲律賓等,非住房性消費信貸占家庭總收入的比例較低,如菲律賓僅有不到10%的比例。這兩點表明,新興市場國家當地人在非住房貸款上并沒有足夠的借款渠道,但也因此為消費信貸創造了較大的市場空間。
新興市場整體起點低、增長快,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和金融工具的缺乏為消費信貸創造了巨大的發展機會。通過投資消費信貸,私募信貸基金既滿足了新興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也提高了當地的金融普惠度。
過去幾年,海投全球私募信貸基金在消費信貸方面已形成全球布局。未來,海投將繼續著眼于新興市場消費信貸,尋找既能為投資人創造穩定的長期回報,又能帶來正面社會效益的投資機會。
參考資料
1.Reuters, Private Credit Investments Surged 89% in 2022 – Report
2.Bloomberg, Private Credit Muscles Out Banks, With Worrisome Consequences
3.Goldman Sachs, Understanding Private Credit
4.海投全球,《新興市場消費信貸科技研究報告2020》
【免責聲明】
海投全球及旗下各自媒體賬號對所分享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且無投資指導意義。本聲明適用于海投全球全部原創與轉載文章,聲明的最終解釋權歸海投全球所有。謝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