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25日鋰電池板塊早盤持續走弱,長遠鋰科、中科電氣、蔚藍鋰芯、可川科技、江特電機、宋都股份跌停,跌停,富臨精工、川金諾、德方納米、天力鋰能中一科技跌幅在10%以上。
消息面上,一季報緊鑼密鼓的披露中,從鋰電板塊目前公布的一季度業績來看整體與2022年相比猶如過山車。
其中蔚藍鋰芯公告,一季度凈虧損1255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2億元。江特電機歸母凈利潤為5064.8萬元,同比下跌92.39%。長遠鋰科歸母凈利潤為92.94萬元,同比跌99.69%。天力鋰能凈利潤49.95萬元,同比下降99.15%。
總的看來,談及業績大降的原因,上述公司均在財報中提到上游產品、材料價格下跌,導致毛利下降。
?進入2023年,碳酸鋰價格一路下跌,不到半年的時間,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從每噸近60萬元跌至18萬元/噸,跌幅達70%。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4月21日至24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與4月20日持平,報18萬元/噸。24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連續第四日維持在18萬元/每噸;工業級碳酸鋰價格上漲2500元/噸至13.75萬元/噸,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2022年11月10日以來,工業級碳酸鋰價格首次上漲。
碳酸鋰價格出現止跌跡象,是否表明鋰電行業“拐點”已至?行業分析師表示,碳酸鋰現貨均價止跌,主要受到無錫電子盤碳酸鋰期貨價格(簡稱‘無錫盤鋰價’)漲勢的擾動,對市場情緒產生了正向刺激,疊加下游需求預期有所回暖,鋰電產業鏈的采購情緒有了積極動向。但并不意味著行業整體去庫存已結束,市場仍處于去庫存狀態。
免責聲明:百瑞贏證券咨詢所有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