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營收凈利雙增、股價大跳水,天齊鋰業也難逃下行周期:熱點聚焦

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資料圖片)

股市上流傳著一個段子:賣車的比不上家里有礦的。當上游礦廠賺得盆滿缽滿,車企卻自嘲是給礦廠、電池廠等上游、中游企業打工的。近日,天齊鋰業公布了2022年財報。財報顯示,2022年天齊鋰業實現營收404.49億元,歸母凈利潤241.2億元。天齊鋰業2022年鋰化工產品銷售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85.85%。

反觀車企,比亞迪2022年實現營收4240.61億元,歸母凈利潤僅166.22億元。再看電池企業,寧德時代2022年實現營收3285.94億元,歸母凈利潤307.29億元。2022年,產業鏈中下游的頭部企業營收均高于天齊鋰業,但是盈利能力卻沒有天齊鋰業亮眼。

雖然營收翻了四番,凈利潤也增長超10倍,但是天齊鋰業的股價卻從今年一月底開始就進入了“跌跌不休”模式。與此同時,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也從去年11月的60萬元/噸的高位跌至今年3月末的24.5萬元/噸。究其原因,是供需錯配的鋰周期在作祟。此外,天齊鋰業產業布局仍在完善中,鈉離子電池等新興電池材料陸續推出且有可能稀釋鋰電池市場……許多因素導致了當前市場對天齊鋰業的前景預估并不樂觀。

階段性供需錯配,躲不開的周期

天齊鋰業的主營業務是鋰精礦產品和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天齊鋰業身處的鋰行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

目前鋰行業主要應用的提鋰方法有兩種:鋰礦提鋰以及鹽湖鹵水提鋰。而我國有近八成的鋰資源均蘊藏在鹽湖中,鹽湖鹵水鋰資源豐富,但是鹵水提鋰的技術的難度較高,因此,我國鋰供應多依賴從智利、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國進口。

天齊鋰業的產業布局也圍繞著國際鋰產區展開。在國際布局上,天齊鋰業擁有位于澳大利亞的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控股旗下的格林布什鋰輝石礦,而格林布什礦山是全球規模最大、品位最優、產能最大的鋰輝石礦山;在國內布局上,天齊鋰業擁有四川雅江拉措鋰輝石礦山。

鋰在電池、光電、陶瓷、玻璃、潤滑劑、核工業等領域中被廣泛使用。天齊鋰業的下游主要是電動汽車和儲能產業企業。這兩個行業都是新興行業,受產業政策的影響也相對較大。這種影響會通過產業鏈傳導至身處上游的天齊鋰業。

天齊鋰業作為鋰行業上游的供應商,最先受到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當技術進步、產業政策等因素驅動下游市場需求變得旺盛,上游的資源供應商并不能立即將產能擴大至完全滿足下游需求。一般而言,鹽湖提鋰需要2年左右的生產周期,而鋰礦提鋰則需要1-2年。

需求在前面跑,供給在后面追。鋰資源地域分布明顯、鋰提取建設周期長且產能投入大,一系列因素導致了鋰行業的供需錯配現象,這種供需的錯配使得鋰的價格一直跟隨周期處于波動之中。當需求縮小時,供給也很難立即做出反應而減少生產,這時供大于求,往往會導致鋰產品價格的暴跌。

市場需求的影響通過鋰產品的價格被直觀反映出來。

2015年上半年,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保持在4萬-5萬元/噸,已逼近成本價。2015年年底時,得益于國家對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產業扶持政策的推動,以及低碳等環保概念的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一路狂奔,并突破了10萬元/噸。

此后兩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路上漲,一度接近18萬元/噸。天齊鋰業2017年的營收也達到了54.7億元,同比增長40.09%。

然而,市場的需求總是處在波動之中,供需錯配又把鋰行業推向了更為尷尬的境地。2018年至2019年鋰行業迎來至暗時刻。

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補貼標準在2018年的基礎上平均退坡50%,同時取消地方補貼。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的影響下,一部分落后與過剩的動力電池產能面臨出清,作為上游的資源供應商,天齊鋰業當年的營收降至48.41億元,降幅達22.48%。

鋰行業下行期間,負債經營激進擴張的天齊鋰業,因為對全球鹽湖巨頭智利SQM的高杠桿收購,陷入了致命的債務危機。直至2020年底天齊鋰業以14億美元價格出售核心子公司TLEA的49%股權以后,其債務壓力才有所緩解。

在2020年7月,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為不到4.5萬元/噸,到了2022年11月,碳酸鋰價格直接突破60萬元/噸,鋰行業迎來新一輪上行周期。2022年天齊鋰業的營收和凈利潤也雙雙創新高,毛利率也迎來了85.85%的歷史高值。

然而,頂峰意味著拐點將至,鋰行業的下行周期隨之來臨。2022年11月,碳酸鋰價格暴漲至60萬元/噸。此后,碳酸鋰價格便開始了狂跌。3月底碳酸鋰的均價報24.5萬元/噸,相比去年11月份的高點,碳酸鋰當前價格已經被腰斬。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行業國家補貼于2023年正式退出,因此,很多車企為了在補貼退出前再撈一把,在去年11月-12月已經提前搶裝,透支了今年上半年的部分需求。

今年1月,特斯拉首先打響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價格戰,開啟了“以價換量”的價格競爭,隨后,蔚來、小鵬、極氪等品牌紛紛推出了其新能源車型的優惠政策。燃油車企也紛紛跟進。以“湖北史上最強購車優惠季”為開端,燃油車市場也開啟了價格大戰,把汽車行業降價潮推向了高潮。

下游新能源車企面臨需求增速放緩以及大規模價格戰,上游資源供應商也將因為產業鏈的價格傳遞而受到波及,出貨量與利潤空間雙雙受影響。

與此同時,悲觀的情緒在股市蔓延,在對鋰行業較低預期的作用下,天齊鋰業的股價相比去年七月份的高點已經跌去近一半。

經歷過沉重債務危機,后又進入行業下行期的天齊鋰業依然在大舉擴張,今年1月,天齊鋰業宣布其將通過控股子公司TLEA以1.36億元(折合人民幣約6.32億元)的價格收購澳大利亞公司Essential Metals Limited的所有股份。未來,天齊鋰業仍將花費大量資金用于開拓上游鋰資源并推進并購。激進并購導致債務危機的情況是否會重現?暫未可知。

在3月31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表示:我們還是堅持夯實上游,做強中游,滲透下游。

這也引出了天齊鋰業在全產業鏈布局上所存在的隱憂。

全產業鏈布局待推進,效果尚未可知

在鋰行業上游,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被合稱為“鋰礦雙雄”,二者在2022年的營收規模均在400億元梯隊。然而,在產業鏈布局方面,二者所走的道路卻差別明顯。

在產業鏈上游,贛鋒鋰業涉及鋰資源開發、鋰鹽深加工、金屬鋰冶煉;在產業鏈中游,其涉及鋰電池制造及廢舊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贛鋒鋰業已經形成了向產業鏈中游延伸的產業生態。2022年贛鋒鋰業鋰電池業務營收近65億元,營收占比達到了15.49%。

而天齊鋰業則更為依賴產業鏈上游的鋰資源開發、鋰精礦加工銷售、鋰化工產品生產銷售,其業績營收幾乎全部為產業鏈上游業務帶來的營收。

不同的產業鏈布局也使得二者在面臨行業周期低谷時,表現有所不同。

2019年,當天齊鋰業因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的影響而營收同比減少22.48%時,贛鋒鋰業憑借其在產業鏈中游鋰電池領域的布局,迎來了6.75%的增長。2020年,天齊鋰業營收同比繼續下降33.08%,而贛鋒鋰業繼續保持3.41%的微增。

截至2022年年底,贛鋒鋰業已經保持了15年的業績增長,而天齊鋰業的營收規模則至少在五個年度出現了下降。

在近日發布的《未來五年(2023-2027年)戰略規劃》中,天齊鋰業表示將繼續“夯實上游,做強中游,滲透下游”的戰略方針。天齊鋰業在全產業鏈布局方面能走多遠,仍有待觀察。

替代產品加緊研發,面臨競爭風險

在新能源電池領域,鋰也是近10年前才火爆起來的。鋰離子電池并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伴隨著氫燃料電池、鈉離子電池等領域的技術發展,鋰離子電池被替代的風險正在逐步逼近。

據測算,鈉離子電池相較于鋰離子電池,可以節省30%到40%的最終成本。江汽集團旗下的思皓新能源與中科海鈉推出了行業首臺鈉離子電池試驗車,將充電時間縮短至15至20分鐘。

此外,傳藝科技、維科技術等納離子電池研發企業近日也迎來了股票拉升。

結語

在高漲的業績背后,天齊鋰業同樣面臨著周期下行、全產業鏈布局待加強、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等問題。在近125億貨幣資金的支撐下,天齊鋰業如何開拓上游鋰資源并推動業務向產業鏈中下游延伸,將決定了其是否能安然度過下行周期。

關鍵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