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內控籬笆
(資料圖片)
作者:李歡
編輯:徐勇
風品:令煜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風浪越大魚越貴,大洋世家來了。
乘著全面注冊制啟動東風,大洋世家再戰IPO。近日,上交所披露了招股書。作為括海底撈、盒馬鮮生等的供應商,其一直低調幕后發育,此番秀肌能否給市場帶來驚喜?
01
主營業務顯優勢 凈利成色質疑
LAOCAI
還是基本面說話。
大洋世家主營業務包括海洋食品生產、銷售,以及遠洋捕撈業務。
目前,公司已建立起三大遠洋捕撈船隊。其中,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22艘,金槍魚圍網船7組,魷魚釣船11艘。得益于此,大洋世家形成了“買全球、賣全球”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6月(報告期內),大洋世家營收31.58億元、32.80億元、39.39億元、18.35億元。歸母凈利2.38億元、1.72億元、3.76億元、2.72億元。
整體營收增速尚可,盈利穩定性還需提升。
好在主營業務有可比優勢。以2021年為例,開創國際、中水漁業、中魯遠洋期內主營業務營收分別為19.69億元、4.57億元、9.26億元,對應增速為0.93%、3.67%、-3.39%。而大洋世家分別為38.84億元、20.78%。
只是細觀收入結構,報告期內,政府補助分別為6861.99萬元、7698.80萬元、7836.85萬元、6405.51萬元,占當期利潤比分別為29.02%、35.61%、20.00%、25.09%。除了2019年,其他年份均高于行業均值。
由此,引發輿論對其業績成色的質疑。
雖然招股書論證了政府補貼的可持續。以“漁船更新改造項目”為例,對應的漁船剩余折舊年限均在15年以上,故公司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仍能獲得相關補助。
然這畢竟不是源于自身盈利能力,過多過長時間依賴有無隱患、真實盈利能力咋樣呢?
02
實控人控制100%股份
大手筆分紅VS欠繳社保
LAOCAI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大洋世家控股股東為萬向三農,持有公司90%股權。另一大股東大洋投資持有10%股權。
而穿透層層股權關系卻指向同一人——“浙商教父”魯冠球的兒子,萬向系掌門人魯偉鼎。其控制大洋世家100%股權。
若按資本派系劃分,大洋世家同萬向錢潮、承德露露、萬向德農、順發恒業四家企業一樣,均隸屬于“萬向系”。換言之,大洋世家此番若能上市,魯偉鼎將迎來第五家上市企業。
考量在于,股權如此高度集中是否是IPO加分項。
行業分析師郭興表示,在資本市場,實控人控制100%股權的情形并不常見。股權集中有利企業高效決策,但從公司治理角度看,決策開放性、民主性、公允性就值得考量。
不算多苛求。往期看,大洋世家存在IPO前突擊分紅質疑。2019年至2021年三年四次分紅,金額合計達8.9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底,公司賬面短期借款較上年同期增加50254.24萬元,同比增長247.93%。
對此,公司稱短期借款增加是為了滿足生產經營及業務擴張的資金需求及支付股利。
只是,負債增加還分紅,是否有些“任性”呢?
況且,招股書顯示,大洋世家存在未為全體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的問題。若補繳需金額為459.34萬元、372.53萬元、402.38萬元和17.42萬元,合計1251.67萬元,占報告期各期凈利比為1.77%、1.89%、1.03%和0.07%。
且員工總人數出現下降,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6月末,分別為1,551人、1,513人、921人、642人,其中退休返聘187人、268人、208人、222人。2022年6月末相較2019年末,2年半時間員工總人數下降909人。
品控風控也需加把勁。2020年10月,因存在使用超過保質期的海苔制作銷售壽司的行為,浙江大菱杭州分公司被責令改正,罰款1.50萬元。
此外,“全球買,全球賣”的大洋世家還曾多次因水產品質量不合格遭禁止入境處罰。如2021年9月,大洋世家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冰鮮大西洋鮭魚便因產品霉變、腐敗無法入境。
如何加強合規經營、夯實內控籬笆,是大洋世家一個核心考題。
03
警惕現金流壓力
7年鏖戰能否如愿?
LAOCAI
聚焦募資用途,擬募16億元,其中11億元投入海洋食品加工冷藏物流基地項目,5億元投入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一邊分紅,一邊募資補流,自然讓外界審視IPO的合理性,該問題亦遭證監會問詢。
深入賬面看,其確有募資補流需求。報告期內,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0.53%、72.17%、68.18%和63.78%。雖近年出現可喜下滑,但負債率依然較高,倒逼大洋世家必須有所行動。
各報告期期末,大洋世家負債總額分別為 170394.39 萬元、172429.51 萬元、184870.38萬元和188604.34萬元。其中,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比例分別為89.77%、87.17%、72.04%和 70.94%。
短期借款余額分別為46045.36萬元、20269.91萬元、70524.14萬元和67270.97萬元,占流動負債比例分別為30.10%、13.49%、52.96%和 50.28%。
另一廂,賬面貨幣資金顯得與債務不相稱。截至2022年6月底賬面貨幣資金余額近2.64億元。即便加上交易性金融資產,總額也僅約3.16億元,遠低于同期賬面短期借款余額。
凸顯現金流壓力外,也拷問企業分紅合理性、決策公允性、發展穩健力。
實際上,大洋世家也是IPO老兵。早2015年11月就開啟IPO籌備之路,當時曾接受東方花旗證券約2年上市輔導,后因上市計劃調整而終止。
2017年12月,國泰君安又對其展開為期2年上市輔導,因項目團隊和相關受輔導人員產生變更,輔導工作二度終止。2020年8月底,大洋世家第三次啟動上市輔導,2021年6月首次遞表上交所。2022年1月,更名為“大洋(浙江)世家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3月再度遞表,同時被上交所受理。
兜兜轉轉7年,這次能如愿么?
本文為銠財原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