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間,首批主板注冊制企業IPO定價結果出爐。
其中,滬市主板注冊制第一股中重科技發行價格為17.80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29.01倍;深市主板注冊制第一股為登康口腔,發行價為20.68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36.75倍。
兩只新股均將于3月27日(下周一)正式開啟網上申購。
【資料圖】
首批兩只主板注冊制新股發行價出爐:
從發行公告來看,主板注冊制新股詢價和定價取消了23倍市盈率上限,將定價權交給市場。首批兩只主板注冊制新股發行市盈率均高于23倍市盈率,募資額也相比此前預計有所提高。
具體來看,發行公告顯示,滬市主板注冊制第一股中重科技發行價格為17.80元/股,保薦人為國泰君安。
從市盈率看,發行價對應2021年發行市盈率為29.01倍,低于發行人所屬專用設備制造業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35.52倍,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扣非前、后靜態市盈率均值81.91倍、151.03倍。
從募資情況看,發行價對應發行后總市值80.10億元,對應募集資金總額16.0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資凈額14.97億元,高于原先12.54億元的預計募資額。
與此同時,深市主板首家注冊制企業IPO定價結果也已出爐。登康口腔發行公告顯示,本次發行價格為20.68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36.75倍,保薦人為中信建投。
發行公告顯示,登康口腔20.68元/股的發行價對應的發行人2021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攤薄后市盈率為36.75倍,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2021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的平均靜態市盈率51.61倍,但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同行業最近一個月靜態平均市盈率18.18倍,超出幅度約為102.15%,仍存在未來發行人股價下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募資情況方面,本次發行的發行價對應募集資金總額為8.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資凈額約為8.3億元,高于此前預計募資額。
主板注冊制新股下周正式進入打新議程:
根據目前安排,3月27日,也就是下周一,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將正式開啟網上申購。
目前已經確認申購日的有10家:中重科技、登康口腔等2只新股于3月27日申購;中電港、常青科技、中信金屬、海森藥業等4只新股的申購日為3月28日;柏誠股份、江鹽集團、南礦集團、陜西能源等4只新股的申購日為3月29日。
那么,注冊制下,主板打新規則有哪些變化值得投資者注意?
根據梳理,全面注冊制下,公司發行、上市、申購規則都有了變化,主板的打新規則變化主要有:
1、滬市申購單位變為500股。
原先滬市的申購單位是1000股,現在也隨著交易規則的變化變成了500股,滬市主板申購的最低市值要求也變為了5000元。但是要注意:參與注冊制新股申購,仍需滿足T-2日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持倉市值在1萬元以上,這是沒有變的。
2、注冊制下,將采用“市場詢價”方法定價,“23倍市盈率天花板”、零破發率或成為歷史。
相較于核準制時代,全面注冊制下,更考驗網下網上投資者的研究能力。主板注冊制新股詢價和定價的最大變化就是取消了23倍市盈率上限,將定價權交給市場,這意味著從機制角度上,打新“躺贏”不復存在,這對投資者的專業知識和素質都有更大的考驗。
以往核準制下上市的公司,發行市盈率基本在23倍以下(許多公司就卡在22.99這個數上)。而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往往能飆到50倍甚至百倍以上,高市盈率也是創業板、科創板注冊制以來、新股破發率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
主板新股,在過往,往往是零破發率和“閉眼打新”的保證。根據業內統計,從2016年打新新規實施算起,第一只破發新股在2019年底才出現,并且直到2021年10月份才開始密集破發。拆分來看,這些首日破發的新股全部來自創業板和科創板,100%屬于注冊制新股。核準制下的新股,即滬深主板新股和核準制下的創業板新股,則都沒有出現破發。
但這種情況,可能馬上會有改變。因為注冊制下,主板新股定價將遵循“市場化詢價”。這種定價方法,能使新股發行定價更加合理,企業股權以合理估值進行公開發行,也有利于相應股票上市表現的穩健。
當然,這也意味著網上申購的投資者們需要更理性打新。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由于投資者打新趨于謹慎,中簽率可能會有所提高。
3、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此后設置10%的漲跌幅限制。
核準制下,主板新股前五日有漲跌幅限制(漲幅限制為44%,跌幅限制為36%),注冊制實施后,跟科創板、創業板一樣,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第六個交易日開始,恢復每日10%的漲跌幅限制。
4、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次日至第五個交易日,將在簡稱前加“C”標識。此外,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的簡稱前加標識“N”,與此前保持不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