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3月23日訊(記者 曾樂)亞洲硅業折戟科創板IPO后,有了新的資本動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2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批復,同意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紅獅集團)收購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洲硅業)控股權交易。《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交易完成后,紅獅集團將持有亞洲硅業總股本的68%以上,成為亞洲硅業的控股股東。
亞洲硅業作為全球高純多晶硅材料供應商之一,主營業務為多晶硅材料的研發生產、光伏電站的運營、電子氣體的研發制造等。《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該公司目前多晶硅年產能為9萬噸。
隨著此次紅獅集團與鋆昊資本聯手收購亞洲硅業控股權的交易落定,這也意味著,民營水泥巨頭紅獅集團的“水泥+多晶硅”雙主業布局雛形初現。
根據上交所官網披露,2022年5月1日,亞洲硅業科創板IPO處于終止狀態,從被受理到IPO終止,排隊522天。在此期間,該公司先后回復了三輪問詢。
從原因來看,公告顯示,亞洲硅業因發行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者保薦人撤銷保薦,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根據亞洲硅業科創板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亞洲硅業主要收入來自多晶硅業務收入,其次為光伏電站運營業務收入;此外,其他收入包括:電子氣體與光伏組件收入。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亞洲硅業經營業績波動頗為明顯,且受多晶硅價格變動影響較大。其中,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亞洲硅業營業收入、凈利潤連續三年處于下滑狀態。
而在2020年,亞洲硅業的業績表現有所回暖。2020年,亞洲硅業營業收入為15.53億元;凈利潤為2.20億元。這主要得益于該公司多晶硅產銷量增長,以及多晶硅平均單價大幅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硅業沖刺科創板IPO的時間節點,也與本輪硅料價格上行周期相一致。具體來看,2020年11月25日,科創板擬上市公司亞洲硅業獲受理;與此同時,自2020年三季度起,多晶硅價格出現大幅暴漲。據統計,多晶硅銷售均價從2020年上半年的不足6萬元/噸,上漲至2022年上半年的均價超21萬元/噸。
亞洲硅業方面也曾坦言:“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受多晶硅價格變動影響較大,未來如果多晶硅價格再次大幅下降,公司將面臨毛利率下降和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p>
自去年11月起,硅料價格呈現下跌趨勢,而后進入急漲急跌模式。
硅業分會3月22日最新數據顯示,本周硅料價格延續緩跌下行走勢。其中,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1.5-22.2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1.82萬元/噸;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1.3-22.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1.62萬元/噸。
對此,硅業分會方面分析表示,短期內影響硅料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則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備貨節奏和硅料常態庫存的調整幅度,綜合考慮,短期內硅料價格維持緩跌走勢的可能性較高。
近年來,受益于光伏行業快速發展,光伏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景氣度相對高漲,不少上市公司競相跨界進入光伏賽道,“追光者”數量愈發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2年,便有70余家A股上市公司跨界布局光伏行業。
在這其中,不少水泥企業紛紛轉型,通過多元化布局,以尋求新的增長曲線。
以紅獅集團為例,在今年1月的2023年經營工作會議上,紅獅集團董事長章小華表示,該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為:立足水泥主業,進入多晶硅行業,水泥主業做強做精,多晶硅產業加快布局形成規模,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構建“水泥+多晶硅”雙主業格局。
資料顯示,紅獅集團水泥年產能為1.2億噸,規模位居全國前四,同時是杭州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此前,紅獅集團已在多晶硅領域有所布局。今年年初,有媒體報道稱,阿克蘇紅獅高純晶硅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一體化項目正有序進行中,該項目將建設規模為年產2×5萬噸多晶硅裝置、配套的年產12萬噸原料工業硅生產線和3GW拉晶切片裝置。
在紅獅集團董事長章小華看來,“光伏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多晶硅是產業鏈上的重要原材料。進入多晶硅行業,對紅獅也是一個新的機遇。與亞洲硅業的成功合作,將極大加快該公司進入多晶硅行業的步伐?!?/p>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于紅獅集團而言,拿下亞洲硅業控制權或許是一把“雙刃劍”。其中,由于亞洲硅業經營業績受多晶硅價格變動影響較大,其未來發展亦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而在此次交易中的另一投資方鋆昊資本,此前已在光伏產業鏈中投資了硅片企業美科太陽能、電池及組件企業正泰新能、戶用光伏龍頭企業正泰安能、光伏設備企業拉普拉斯等。
“近年來,伴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快速下降,新增大量參與者,一方面可以快速緩解行業供給緊張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能為行業長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庇袠I內人士分析認為。
與此同時,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當然,還需要警惕部分環節產能過剩,以及產能擴張后導致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的問題?!?/strong>
對于此次紅獅集團聯合鋆昊資本收購亞洲硅業,亞洲硅業原實際控制人施正榮表示,“仍將繼續以自己的力量支持公司未來的發展?!?/strong>
在中國光伏江湖的二十多年的發展史中,施正榮一度被業內稱為“光伏教父”。
此前,2001年1月,施正榮創建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尚德);2005年12月,控股無錫尚德的開曼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在紐交所上市,施正榮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并擔任董事。由此,無錫尚德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民營企業。
不過,2013年3月,無錫尚德進行了破產重整;同年11月,其經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完成破產重整程序。隨后,Suntech Power Holding于2013年11月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并于2014年2月從紐交所退市。
根據亞洲硅業科創板招股書此前披露,彼時,亞洲硅業控股股東為亞硅BVI,實際控制人為施正榮及其配偶張唯,其通過信托基金間接控制亞洲硅業。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亞洲硅業或存有潛在的“對賭協議”風險。
據亞洲硅業科創板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于2018年10月和2019年2月分別與青銀鑫沅、未央新能源、青海匯富、寧波矽科、西開投、深創投、紅土創新、紅土創盈、藍溪紅土簽署了《股權轉讓補充協議》,其中含有退出安排的對賭條款。
根據協議,若亞洲硅業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未實現在中國境內公開發行股份并上市,則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共同連帶回購投資方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
針對上述情況,《科創板日報》記者試圖向亞洲硅業方面了解更多細節,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相關回應。
隨著硅料環節擴產熱情持續高昂,處于光伏產業鏈上游的亞洲硅業該如何突圍?而亞洲硅業被紅獅集團聯合鋆昊資本收購后,其IPO之路又將走向何方?《科創板日報》記者將持續關注并報道其最新進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