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2月12日,向日葵連發14份公告,涉及公司更名、公司章程修訂、職工信息變更、股東臨時大會以及對公司轉讓光伏資產事宜進行補充等多方面內容。
公告的發出,意味著這位曾經在光伏領域深耕多年的老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轉而專注醫藥制造業。彼時,有人感嘆英雄終將落幕,也有人祝福向日葵在新領域大展宏圖。但沒有人想到,向日葵還有重操舊業回歸光伏的一天。
(資料圖片)
畢竟,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開弓是沒有回頭箭的。
光伏老將回歸
3月14日晚間,向日葵公告,擬投資建設TOPCon電池產品項目。
公告顯示,向日葵14日與紹興集成電路基金、上海隆象私募基金簽訂《投資合作協議》,三方擬共同對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隆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投資,并以項目公司為主體,經營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
根據計劃,三方擬建設年產10GW TOPCon電池的生產線,首期建設5GW TOPCon電池的生產線,首期項目預計總投資約15億元,預計7個月達成生產條件。
公開資料顯示,向日葵目前主營業務聚焦醫藥領域,主要為抗感染類、心血管類、消化系統類等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2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由原料藥和制劑構成,其中克拉霉素原料藥占主要構成部分,主要銷往國內外生產克拉霉素制劑藥的生產企業。
而據披露,此番與向日葵簽署合作協議的也并非光伏行業企業。紹興集成電路基金經營范圍為股權投資、企業管理咨詢;上海隆象經營范圍也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
向日葵在公告中提示技術風險稱,國內光伏行業進入平價時代,光伏企業紛紛通過改進技術路線保持規模、成本、效率等方面的競爭力。因此光伏產業技術發展較快,技術迭代對光伏產業降本增效影響巨大。
公告也提及,本次投資項目投資金額較大,投資、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籌措、融資渠道、信貸政策等的變化可能使向日葵承擔一定的財務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雖然從醫藥進入光伏電池領域算是跨界,但對于向日葵而言,光伏電池領域才是公司的“老本行”。
業績下滑或是“跨界”主因
而業績大幅下滑,或是向日葵跨界的主因。
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虧損1514.55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049.4%。而據該公司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該公司預計2022年虧損125萬元-185萬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5341.66萬元。
對此向日葵曾分析,2022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上漲,但受國內集采、醫??刭M等政策降價及部分成本上漲的影響,制劑藥產品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在向日葵看來,光伏產業是我國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一直保持高景氣度,產業年均增長率高達30%。從全球看,我國的光伏產業在成本、規模、技術等方面已經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未來有望在國際競爭中成為我國的產業優勢。
對于此番跨界光伏,向日葵稱,公司在充分研究分析光伏行業蓬勃發展現狀、產業政策、未來市場空間及公司技術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擬投資TOPCon電池產品項目,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有助于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推動作用。
但光伏產業不景氣就剝離轉戰醫藥,光伏景氣了又回來,向日葵干實業的反而做出了投機的意味來。
作為曾經的光伏老將,向日葵剛剛拋棄光伏轉型醫藥僅3年,如今又要重操舊業,是在講故事還是真做事,公司心里有沒有底小編不知道。
但投資者心里可能真的沒底,其股價也因此“先跌為敬”。
3月15日,向日葵股價高開低走,盤中一度跌超10%,此后雖然有所回升,但截至當日收盤,向日葵仍大跌5.47%。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光伏行業爆火之際,就有不少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強調光伏行業前景并建議向日葵重操舊業,但得到的回復一概是“公司已于2019年12月31日剝離了傳統的光伏相關業務”。
可以說,向日葵當時似乎一點回歸光伏的意思都沒有。
監管下發關注函
除了戰略上的反復橫跳,投資者不買單或許還有其他原因。
在向日葵公告中提到,預計7個月達成生產條件,就難免有些盲目樂觀的成分在內。
一方面,從去年三季報來看,向日葵目前賬上就2.45億的貨幣資金,加上近期剛募集的3.75億資金,與項目15億的首期資金仍相差甚遠。
另一方面,技術儲備更不用說,雖然向日葵曾經也算是光伏業內知名玩家,但剝離了光伏資產后向日葵只是個藥企。與那些從零開始跨界做光伏的企業相比,或許并不會好到哪去。
更何況,就在前不久,跨界鈣鈦礦的奧聯電子就因“造假”事件股價暴跌,時至今日股價未有起色。
珠玉在前,股民對向日葵不敢認同,監管層也是火速下發關注函。
3月15日晚間,向日葵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太陽能電池項目與公司現有業務或發展戰略的關系,并結合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前景、現有競爭格局、準入門檻情況,公司人員、技術儲備情況,項目的實施準備和進展情況,預計實施時間,整體進度安排,董事會就參與投資有關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情況等,充分說明公司本次擬投資有關項目的原因及合理性。
截至發稿,向日葵暫未對關注函進行回復。
最后小編也想替投資者問一下,如果向日葵真的回歸光伏,現在主業的醫藥怎么辦?公司名字是不是也要改回去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