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邦(ichuangyebang)原創
作者丨邦德
(資料圖)
據央視報道,硅谷銀行(SVB)周五已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金融保護局宣布中止運營,由美國聯邦存款銀行保險公司(FDIC)接管,以保護儲戶的利益。
多家媒體認為,這家有40年歷史的大型銀行的暴雷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出現的最嚴重的銀行危機事件,對科技創投生態圈的沖擊將會非常深遠。
但也有媒體指出,硅谷銀行目前的遭遇很大程度是“推特效應”造成的。一家金融機構的風吹草動被社交媒體無限放大,從而引發擠兌造成并沖擊整個系統,十分令人遺憾。
暴雷始于美國時間3月9日晚,美國市場的銀行股大跌,KBW銀行指數下跌7.7%,創下2年多來最大的單日跌幅,背后的原因是著名的硅谷銀行遭遇資金流動性風波。
此前,硅谷銀行宣布,它將通過出售可轉換優先股與普通股等方式籌資22.5億美元,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為應對資金流動性壓力,出售210億美元證券組合,此舉導致18億美元的虧損。受此影響,硅谷銀行股價當晚大跌60%,市值蒸發近百億美元;10日市場傳出消息稱,硅谷銀行融資失敗,考慮出售,股價繼續暴跌至停牌。
成立于1983年的硅谷銀行是美國一家地位非常特殊的主要銀行,在高科技初創企業投融資領域最為活躍,也是硅谷本地最大的銀行之一,客戶多為科技創業公司和投資機構。長期以來,硅谷銀行一直聲譽良好(包括在中國市場),而且被認為經營穩健。
但此番包括對沖基金Coatue、風投機構USV、彼得·泰爾的基金,以及創業孵化器YC等紛紛建議被投公司從硅谷銀行撤資,不僅讓硅谷銀行遭受巨大擠兌風險,同時也觸發美國大型銀行股價的拋售。
隨后,美國著名科技媒體Information表示,鑒于硅谷銀行形勢嚴峻,最佳解決方案是讓更大的銀行接手。另外,美國對沖基金大佬,潘興廣場創始人比爾·阿克曼在推特上呼吁,如果私人資本無法提供幫助,美國政府應該展開救助,保護儲戶(而不是股東和管理層),以避免多米諾骨牌效應。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認為市場反應過度。除了硅谷銀行CEO希望客戶“保持冷靜”之外,富國銀行的一位分析師認為,風險在于硅谷銀行的客戶相對集中,而其它大型銀行的來源比較多元化,情況并沒那么嚴重。
加拿大皇家銀行也同意這個看法。該行的一位分析師說,硅谷銀行流動性風險應該不會產生太大的溢出效應,因為與硅谷銀行相比,其他華爾街大型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零售存款,不會像硅谷銀行遭遇科技企業大規模存款抽離狀況。
硅谷銀行為何暴雷?
目前多數意見認為,由于新冠疫情期間美聯儲實施寬松政策,讓眾多科技創業公司手里現金極為充沛,其中相當一部分流入了硅谷銀行這樣專注服務創業公司的商業銀行。隨著存款暴增,硅谷銀行大量購買美債和抵押支持債券。但在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后,硅谷銀行持有的資產價格顯著下跌,同時由于融資環境的變化,創業公司轉而開始持續消耗存款,硅谷銀行被迫出售資產,造成虧損,并最終引發了市場對金融體系的擔心。
硅谷銀行官網上寫著公司愿景:積極指導,長期服務——我們攜手最具創新活力的創始人、CEO和投資人,幫助他們在不斷變化的創新經濟中生存和發展。我們支持各成長階段的企業,服務所有階段、賽道和地區的投資者。
這段話道出了硅谷銀行獨特的價值:它幾乎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如此定位的大型商業銀行。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硅谷,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風險投資模式尚未正式出現。新興的科技公司需要起步資金,但由于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所占比重較大,企業沒有足夠的固定資產在商業銀行獲得抵押貸款,市場上需要一家能夠服務科技型創業公司的專業銀行。
1983年,來自富國銀行的兩位銀行家(Roger Smith和Bill Biggerstaff)和一位斯坦福大學教授決心填補這一空缺,硅谷銀行就此誕生。
業務范圍方面,硅谷銀行和普通的商業銀行大同小異。銀行有四個部門,全球商業銀行、SVB私人銀行、SVB資本和SVB證券。但它有兩類客戶比較集中,一類是有類似計算機、生命科學、清潔能源這樣的新興科技公司,另一類則是正在崛起的、投資這類創業公司的硅谷風險投資機構。
商業模式方面,硅谷銀行則有別于通常的商業銀行。比如,它會通過發放貸款來換取客戶的股權或期權。對于特別看好的客戶,它會通過銀行的VC部門參與投資,以獲取資本增值,等等。
根據海外媒體的統計,迄今為止硅谷銀行已經支持了3萬多家初創公司(包括meta,推特等)和700多家投資機構,在初創企業的信貸市場占據了50%以上的份額。截止2022年底,公司管理資產2120億美元。
截止目前,除美國之外,硅谷銀行在包括中國、印度、以色列、英國、德國等幾乎全世界最重要創業市場都有分支機構。其中,已有11年歷史的浦發硅谷銀行是中國第一家中美合資銀行,涵蓋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企業服務、醫療健康、產業互聯網及新消費等幾乎所有熱門領域,服務了超過2000家中國本土科技創新企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