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夜美股硅谷銀行流動性遭到投資者質疑,單日暴跌60%,恐慌情緒進而傳導到美股銀行股和科技股,導致美股幾大指數大跌。歐洲市場也出現了普遍性的調整。在全球加息潮的影響之下,誰也不知道下面哪個環節會爆開,進而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作為投資者,我們的目光不能只局限在國內,要總覽全局,目前不管是國際地緣政治還是經濟基本面,都不支持全面牛市,市場對風險很敏感,對利好卻興奮不起來,整體上來說大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在昨夜歐美股市調整壓力之下,今天A股開盤幾大指數大幅低開,隨后震蕩走低,上證指數領跌,這驗證了我們一直以來所擔心的問題,上證指數的補跌壓力太大了。創業板從前高已經調整了30個交易日,而滬指才剛剛跌破20天線。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來看,滬指的調整都遠未到位。
調整一種是按時間來進行,一種是按空間來進行。如果說滬指接下來出現單日連續的中陰線,達到或接近創業板的跌幅,那么整個市場止跌企穩的機會就會增加。反過來,如果是拖沓冗長的調整的話,滬指結束調整的時間將非常漫長,這也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情況,在上證指數補跌完成之前,建議大家繼續耐心等待,多看少動,如果非要操作,也只能是從底部績優股中發掘機會,小倉位低吸或者埋伏問題不大,重倉機會還要等待。
最近汽車尤其是燃油車低價集中甩賣,主要受新能源車的快速普及,燃油車庫存激增,降價去庫存。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目前居民消費不振,經濟復蘇緩慢。今天汽車板塊的上漲是沒有理由的,目前的繁榮只不過是提前把利潤提前兌現,而且封死了未來不少燃油車品牌價格的上限,并非是利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