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我們需要堅持抱負,但更要需要腳踏實地,實干為要,致敬實干者,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聯合推出“實干中國 · 2023”系列,記錄實干中的企業、實干中的人物、實干中的城市、實干中的中國。
《科創板日報》3月3日訊(記者 朱潔琰)“退藥”風波過去半年后,在2023年開年,港股Biotech云頂新耀-B(1952.HK)于近期宣布公司發展的全新戰略:mRNA疫苗。
(相關資料圖)
近日,云頂新耀宣布正式啟動其位于浙江嘉善的全球生產基地項目暨mRNA產業化基地。該基地于2022年12月啟動試生產,目前已完成mRNA疫苗從原液生產、制劑生產到灌裝的整批試生產活動,過程檢測數據和灌裝后成品檢測數據符合預期參數。
《科創板日報》記者一線走訪云頂新耀嘉善基地獲悉,該基地占地面積85畝,建筑面積58000平方米,投資規模超過9億元。達產后,年產能預計可達7億劑次mRNA疫苗產品。
重點發展mRNA
2021年9月,云頂新耀與加拿大的Providence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引進其mRNA技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筆交易中,云頂新耀獲得的不是一個產品,而是Providence當前和未來制造工藝的全部技術,也就是整個mRNA技術平臺。
目前云頂新耀已完成產業化規模技術轉移,可以進行從質粒開始的全部工藝步驟和分析檢測并與原材料供應商建立了直接采購,以確保產品參數與海外一致且供應鏈安全可控。
從產品研發進度上看,云頂新耀的一價新冠候選疫苗PTX-COVID19-B在與輝瑞/BioNTech的Comirnaty疫苗頭對頭II期臨床研究中,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對上達到統計學非劣效;云頂新耀還在開發針對奧密克戎的二價新冠候選疫苗EVER-COVID19-M1.2,目前公司正滾動提交IND,計劃于今年下半年在中國啟動臨床試驗。小鼠實驗顯示,針對BA.4、BA.5變異株,這款疫苗和原代株的mRNA疫苗相比,中和抗體水平可以提升50倍。
除了新冠疫苗,云頂新耀還在開發多款針對傳染病和腫瘤的新型預防及治療性疫苗產品。云頂新耀首席科學官楊煒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公司早期研發管線里有三款預防性傳染病疫苗在研發的不同階段,有已經完成了體外以及體內動物實驗驗證的,也有正在優化抗原設計的。在治療性疫苗方面,公司則是聚焦在抗腫瘤的疫苗上,也有兩個項目在快速推進過程當中?!?/strong>
“除了這些管線的搭建以外,我們的研發團隊也在持續打造及優化平臺技術,因為我們是希望能夠做到持續創新,包括下一代遞送系統、研發能增強抗原表達的技術等,這都是我們目前在研的一些方向。 ”楊煒稱。
為什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難?
新冠疫情使得mRNA疫苗第一次真正走向應用,其中的底層技術——mRNA技術的潛力和價值也正在不斷被認可,并在全球范圍掀起一股研發熱潮,進行傳染性疾病、腫瘤、罕見病等相關領域的疫苗研發。
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行業內能布局成功的企業寥寥無幾,真正能做到從抗原設計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企業,全世界疫苗廠家屈指可數。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指出,mRNA技術要做產業化,比較關鍵的三要素在于抗原設計、遞送系統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在這三大因素中難度最大之一的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因為疫苗對安全性和質量的要求通常比藥物還要高,當一批次生產十萬、二十萬人份的疫苗時,要如何保證每一個脂質體包括mRNA的序列都能保持納米級的(高質量)是非常大的挑戰?!?/strong>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選擇了引進,完全從頭做起中間有很多的磨合才有可能磨合得出來,這是需要時間經驗積累的。Providence有20多年的經驗積累,我們完全要繞過去硬件上都需要時間?!绷_永慶稱,公司從Providence引進的mRNA技術平臺,如今已完成產業化規模技術轉移。
羅永慶還透露,在mRNA產業化基地落成后,首先是可以為公司在國內及海外的臨床試驗提供樣品,未來產品成功商業化后也能立即投入大規模生產;此外,該生產基地高達7億劑次的預設年產能也能在新冠疫苗外,滿足公司未來其他傳染病疫苗以及腫瘤疫苗的生產供應。
瞄準這些新方向
此前,市場對于云頂新耀最大的爭論點,在于一款ADC藥物的買賣:戈沙妥珠單抗。
2022年下半年,云頂新耀以4.55億美元將重磅藥物拓達維(戈沙妥珠單抗Trodelvy)賣回給 Immunomedics(該公司被吉利德所收購)。產品即將進入收獲期,突然“退回”難免讓資本市場各種猜測——是公司現金流緊張?還是考慮到未來市場競爭激烈恐競爭不過?
當時,羅永慶回應稱,前述交易一方面使云頂新耀的財務狀況更加健康,以繼續來支持現在的戰略方向和戰略重點。
《科創板日報》記者在此次走訪中獲悉,前述新的戰略方向和重點,除了mRNA疫苗,還有腎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兩大領域。
據云頂新耀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何穎介紹,在腎臟疾病領域,公司即將推出有史以來首款針對IgA腎病的創新藥Nefecon (布地奈德遲釋膠囊)。該產品已在中國提交了NDA申請。目前中國已經受理,而歐美則已經批準了該藥。
針對感染性疾病,云頂新耀的第一款產品Xerava (依拉環素)即將在國內上市;第二款產品Taniborbactam將在今年遞交NDA,預計明年上市,該產品適應癥為治療復雜性尿路感染;第三款產品SPR206,是一款更加安全的新一代的多粘菌素,預計今年下半年進入III期臨床。
從上述管線進展來看,2023年云頂新耀有望達成諸多里程碑事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