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環球速遞!貸到100歲?樓市這回真的拼了

65歲退休,再還35年貸款......


(相關資料圖)

子孫貸,來了?

2月份的樓市,沒有驚喜,只有驚嚇。

“延遲退休”的熱度還沒下去,“房貸可延遲到80歲”沖上了熱搜。

“廣西南寧買房,房貸可以貸款到80歲?!?/p>

這類新聞之前偶爾有,不過都是辟謠結束,沒有地方敢真的這么干。

這次不太一樣。房貸到80歲,是真的。

想到去年8月被罵慘的北師大房產中心主任,大膽建言將房貸首付降至2成,年限延長到40年,當時被洶涌的互聯網浪潮淹沒。

沒想到才不到半年后,現實被狠狠應驗,別說2成首付了,房貸年限40年實在太保守。

知道80歲是什么概念嗎?

2021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預期壽命不到79歲。

也就是說,大概率上,人都死了,但房貸還沒還完,這才是真正的活到老還到老。網友精辟總結:打工六十五,還貸到作古。

以后,很多人到最后不但沒給兒孫留下什么遺產,反倒留下了一堆貸款。一房傳三代,人死貸還在,真是“傳宗接貸,指日可貸,千秋萬貸,祖宗十八貸”,一代接一貸,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本以為房貸到80歲已經夠離譜了,接下來還有更驚嚇的,房貸也開始了“軍備競賽”。

既然80歲老人都加入行列了,百歲老人很難不心動。

2月15日晚,一張地產公司營銷海報瞬間出圈!該海報上赫赫然寫到“重磅利好,貸款年齡最長達100歲”、“貸款年齡最長達100歲”……

也就是說我80歲的奶奶,都能辦理20年的房貸了嗎?

置業顧問解答下得到了答案:目前可以操作,具體貸款政策以銀行輸出為準。

上一次我看到這么離譜的廣告,還是之前的20歲年齡,30年經驗的招聘廣告:

我們都知道經濟現在很難,沒想到難成這個樣子了。

按揭貸款到70歲,走了十幾年,從70到80用了十幾年,從80到90,用了十幾天,從90到100只用了幾個小時。

銀行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有人調侃稱,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愚公買房”,“大型魔幻現實劇”正在房地產市場上演,坑爹時代過去了,坑娃時代來臨了。

房貸的邏輯變成了世世貸貸、貸貸相傳,千秋萬貸、傳宗接貸?

放寬貸款,鼓勵樓市?

80歲、90歲、100歲的房貸一出來,大家的第一反應基本都是:

“又在刺激樓市了?”

“又在忽悠人買房了?”

其實事情還真沒這么簡單。

在中國銀行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物事。我聽朋友說他曾經和一位省級分行領導聊天。閑談時說起一段話非常有意思。

說銀行剛成立那會兒,手里只有一個公章。一方面攬儲多找點本錢,另一方面要找到合適的放款對象??墒墙^大部分的民營企業有的只是銀行的流水,還有一堆的工人和設備。這種情況你敢放款給他嗎?

而且真正盈利好的企業壓根不需要你的錢,需要你的錢的企業一定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畢竟銀行的生意就是當鋪嘛!你有抵押就有的談,沒有抵押別說是你股東,你爹都不敢給你簽字放款!

樓市前幾年走勢比較好的時候,銀行敢放房貸;因為人家知道樓市會漲,有預期在,還不上錢把房子拍賣了也不至于虧。所以目前房貸占了銀行貸款總額的30%以上。

人家也不是傻子,樓市如果真不行了,銀行會傻到用自己的錢放到樓市里去救市嗎?怎么說房貸也是銀行的優質資產。

故而,銀行搞出類似的房貸產品,倒不像是為了刺激樓市,而是為了迎合樓市的需求。

2023年目前就兩個東西超預期:

一是疫情的過峰速度超預期,病毒就像消失了一般。

另一個就是樓市回暖的速度超過預期。本以為會繼續跌,沒想到居然有點漲回來了。

2月16日,國家發布了2023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價格情況,新房上漲城市數量36個,較2022年12月增加21城,下跌城市33個,較去年12月減少22城。

實際上這么看來,樓市也沒有太大的變化,當然,如果從未來信號來看,釋放出的樓市回暖拐點還是很明顯的,因為一直都是上漲城市個數減少,下跌城市增加。終于在這個月有了大大改觀。

成都,1 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0.20%;

杭州,1 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0.11%;

寧波,1 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0.09%;

長沙,1 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0.02%;

武漢,1 月新房新房住宅成交 6214 套,均價同比上漲 1.75%;

蘇州,1 月二手房成交 3972 套,環比上漲 0.61%;

南京,1 月二手房成交 6674 套,環比上漲 63.14%,成交均價環比上漲 2.9%......

這是自2021年9月以來上漲城市數量首次超過下跌城市數量。尤其是二手房的成交量,多個城市都有明顯的反彈。

北京環比上漲14%,深圳上漲38%,蘇州上漲49%,青島上漲51%,廈門上漲58%,浙江舟山更是上漲114%。

紅色海報,重現江湖。

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一場樓市狂歡似乎又要到來。

你以為銀行是在刺激樓市,人家也許是想分一杯羹。

披著外皮的接力貸

這一輪的樓市回暖,邏輯很簡單:

超跌反彈。

大家以為的下跌,是跌跌不休,一路下滑;實際上的下跌往往是“波浪形態”,下跌—反彈—再下跌—再反彈......

如今的樓市無論市場底,還是政策底,都到了區域階段的低谷,反彈很正常。

供應端方面,“三支箭”接連落地,融資渠道幾乎全部“放開”,緩解房企還債壓力,金融支持房企“保交樓”,一是對購房者權益的保障,二是對市場信心的提振。

需求端方面,核心城市吹來利好“熱風”,多城對“限購”下手了,成都、西安松綁“限購”,杭州明確“認房不認貸”,一線城市也坐不住了。北京區域性解除“雙限購”。

加上疫情的過峰速度很快,樓市的回暖自然而然也就超了預期。

至于貸款延長到80歲、90歲,乃至100歲的邏輯也就更簡單了。

仔細看,所謂的海報下面注明“子女作為共同借款人,最長可貸至100歲”。海報內容涉及廣西南寧建發房產旗下的10個樓盤和其合作的銀行。

最下方小字稱“具體貸款政策以各大銀行輸出為準”。

熟悉房貸的朋友肯定不陌生,這玩意不就是接力貸嗎?

“接力”顧名思義,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不過這里傳遞的不是接力棒,而是貸款。

主借人年齡太小或者太大,用他們的購房和貸款資格,按照父母/子女的年齡,來申請三十年“國民福利”——按揭房貸。

比如某貸款人55歲,申請貸款金額為50萬元。

貸款最長期限只能為15年,年利率5.04%,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法,該貸款人15年內所還本息總額約71.36萬元,月還款額約3964元。

這對即將退休的老人來說,無疑是一筆龐大的經濟負擔。

采用接力貸款后,如主貸人子女20歲,正在讀大學,是所購房屋的共有人。通過增加其子女為共同借款人,原貸款期限就可由15年延長至最長30年。

然而,由于接力貸不管是名詞還是內容,都讓大家難以接受,所以一直也沒成為主流,官方的態度也趨于謹慎。

但地方上從來就沒斷過搞“接力貸”的心思。

2019年,杭州某銀行推出房屋按揭貸款最長可貸到80歲,一舉打破房地產市場貸款人最高年齡記錄,且父母和子女兩代人可以接力還款。

太陽底下從來沒有新鮮事,聽上去很荒謬的事,以為開天辟地第一回,實則“古已有之”,換個皮,換套說法繼續上演。

當然,接力貸真正的目標群體并不是老人,也不是沒能力上車房地產,想要加杠桿買房的人。而是部分有能力買,卻沒資格買的人。

我們來試想一下:

一個人,到了60歲,終于存夠了首付打算購買一套房子;或者說一個家庭在北京的第一套房子買到家里60歲以上老人的名下。

這種場景在現實中是極為罕見的。

一般會用到這種貸款的,或者享受這種購房優惠的,都是哪些人?

很明顯,都是因為自身購房名額已滿,所以才用自家老人的名義購房。

銀行想賺的不是剛需的錢,是“投資客”的錢。

至于部分“剛需們”要不要靠著“接力貸”加一波杠桿,上車房地產。我的建議只有一條:對于首付和月供都吃力的人,你們的當務之急不是買房,而是多賺錢。

買不起房,還能租房,世上除了生死,沒有什么是“剛需”。

關鍵詞: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