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交通運輸部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匯總測算,春運40天,全社會人員流動量約47.33億人次。其中:民航運輸旅客5523萬人次,日均客運量138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76%;鐵路累計發送旅客3.48億人次,日均發送870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85.5%;高速公路載客量約為31.38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17.2%。
也就是說,“流動的中國”在2023年兔年春運表現得非常流暢,也非?;钴S,充分說明后疫情時代的中國,正在朝著全面恢復、穩定發展、積極奮進的目標前行,全國人民都在用行動證明,中國已經走出疫情的沖擊和影響,并將用行動將疫情造成的損失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全部彌補回來,并取得更大的成效。
事實也是,今年的春運,能夠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消除,有些地方還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出現快速恢復現象,這足以看出,廣大居民“走出家門”的熱情已經獲得初步釋放,種種影響居民外出的障礙也在逐步消除。除極少數居民仍對疫情具有一定擔憂之外,絕大多數居民已經能夠坦然面對,并恢復至疫情前的生活狀態。
而春運的流動性恢復,居民回家過年、外出旅游、走親訪友的熱情釋放,必然帶來消費市場的恢復。因為,呆在家中的居民,是很難形成有效的消費活力的,餐飲消費形成不了,購物消費形成不了,文化消費和健身消費形成不了,住宿消費形成不了,運輸消費也形成不了,只有廣大居民都走出家門,都成為社會流動的一分子,成為“流動的中國”的一個音符,消費市場才能真正打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才能真正體現。
很顯然,春運40天,人員流動量高達47億多人次,足以能夠說明,大多數居民已經走出了家門,走向了社會,邁向了世界,各種消費也伴隨著居民走出家門,呈現新的活力,展示新的風采。特別是旅游,成為了今年春節期間最亮麗的風景,不僅國內旅游景區再現擁擠、擁堵現象,住宿一房難求也再次出現,境外游更是表現出強勁的動力,高價境外旅游團名額秒殺現象隨處可見。年夜飯的火爆,則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居民確實已經走出家門了,他們已經很想走出家門了。
不錯,只有廣大居民走出家門,消費的氣氛才能形成,消費市場才會有人氣,商家才會看到希望,供銷兩端才能都爆發出越來越強的信心。春運的繁忙回歸,是中國消費回暖的前奏,也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這首優美歌曲的前奏曲。很顯然,今年的春運沒有讓人失望,也沒有受到仍未消失的疫情的影響,而是奏出了非常悅耳、非常動聽、非常有節奏感的前奏曲,從而為消費回暖的美妙樂曲做了強有力的鋪墊。
不難看出,伴隨著春運的前奏曲,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消費市場將穩步回暖、日趨活躍,特別是旅游市場,會成為表現最為活躍的領域,而與旅游市場全面恢復結伴而行的餐飲、住宿、購物消費,以及交通運輸也會同步活躍。文化消費、健身消費、娛樂消費等也將在疫情基本趨于平穩的情況下,全面恢復。傳統百貨消費則會在其他消費日趨活躍的大背景下,也出現穩步恢復現象。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會在消費全面恢復中有效展現,從而對制造業發展、特別是中小企業穩定產生強大效率。
實際上,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還是市場需求,而居民消費則是市場需求的基礎。只要居民的消費熱情恢復,只要居民敢于走出家門消費,市場需求就能快速恢復。包括住房消費,也會在居民消費熱情增強的情況下,得到有效改善。
按照央行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月份,住戶存款增加了6.2萬億,說明廣大居民的“惜錢”意識增強,消費熱情減弱。但是,這只是暫時的,是在疫情影響下,居民消費受到嚴重遏制的情況下出現的,也是因為疫情影響,企業運行困難加劇、居民就業壓力加大、收入增長乏力下居民做出的被動防守行為。一旦市場轉向活躍,企業轉向穩定,就業轉向充分,居民消費也會轉向正常的,儲蓄也會隨之減少,消費市場逐步活躍的。因為,沒有依據證明中國居民的消費意愿減弱、儲蓄意愿增強,特別是年輕人,消費觀念總體是積極的、主動的,是有利于消費市場恢復的。關鍵就看,消費市場環境能否適應新的變化、新的需求。而春運成績單的發布,也充分證明消費市場將穩步回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