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始終都是地產行業的標桿!
從2018年開始,萬科就率先吹起了“過冬”的號角,經過一輪寒冬,萬科成了活的最好的一批房企。
(資料圖)
2022年,萬科的董事長郁亮開始公開看多房地產。在2022年12月16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郁亮表示,“這幾個月下來,我覺得微光在逐步變成曙光”。
由此可見,萬科的已經向市場發出了非常積極的信號,很快這一信號就變成了現實。
2月12日,萬科的定增預案出爐。
根據公告顯示,本次萬科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募資150億元,投向11個地產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為105億元,補充流動性資金為45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項目并非收益較高的項目,其中有兩個收益在3%至5%之間。盡管收益較少,但是市場的反饋還是比較良好的。實際上從去年開始,熱點一二線紛紛“松綁”,中央“金融十六條”強力紓困房企,11月“三箭齊發”。
年底“穩地產”成為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
雖然從大的層面上而言,地產的大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對于優質的地產企業而言,機會依舊存在。
對于萬科和地產行業而言,2023年第一筆重磅的房企融資意義非凡,此次融資的順利進行代表著行業股權融資重新啟動,也預示著新一輪的擴張即將開始。
萬科表示,此次提請股東大會給予發行股份的授權,是由大股東深圳地鐵發起的。一方面是,大股東希望公司能把握政策機遇,為公司的未來轉型發展儲備資源;另一方面是,大股東看好萬科。
侃見財經認為,地產行業2023年的關鍵詞是“機遇”,過去幾年地產行業的擠泡沫已經讓地產行業風險得到了很大的釋放,盡管行業遇到的困難很多,但是由于行業規模之大,機會總是會存在。
另外,市場預期的改變也讓大部分房企放棄了高周轉的模式,這就導致了地產行業從增量開始向存量市場轉變,因此行業內的兼并未來也會成為一種主流。
對于萬科來說,此次融資的成功,能夠帶動極大的杠桿效應,隨著定增的推進和展開,萬科將會成為行業的標桿,在弱市的情況下,行業應該會迎來一波估值修復。
根據萬科的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萬科的“三道紅線”依舊處于綠檔,凈負債率為44.2%,短債比為1.8。此次萬科融資完成之后,未來其在市場拿地的步伐也會加快。同時,此次萬科和定增方案一并發布的還有未來三年的股東回報規劃。
根據公告顯示,未來三年在滿足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的情況下,公司計劃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30%。
資料顯示,過去三年里,萬科的分紅比例皆超過了30%,總分紅的數額已經超過了370億,投資價值明顯。
綜合而言,萬科作為地產行業最優質的企業之一,在地產政策實質性放松的背景下,融資的成功會給整個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隨著融資通道的打開,不少房企就能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盤活資金,進而化解風險。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政策的推進以及越來越多的地產企業開啟融資模式之后,地產企業的估值將會最大程度地得到修復,所以2023年對于地產股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機會。盡管行業的高增長階段一去不返,但是地產企業的空間還是存在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