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8次延時、53輪競買后,上海市長寧區古北中央花園的一套豪宅在2月9日11時19分落槌成交,成交價定格在3134.75萬元,較2510.75萬元的起拍價高出624萬元,與一拍起拍價3138.43萬元基本持平。
(相關資料圖)
這是該小區出現在阿里法拍平臺的第三套房源,距離上一次成交過去了約2個月時間。2022年12月27日,一套面積296.67平方米、配帶車位的房源以3605萬元的底價拍出,競得人為宏潤建設集團上海置業。
另一次則是在2015年。當年10月,古北中央花園11號1201室及地下一層171號車位在法拍平臺上架,起拍價為1500萬元,最終因無人報名而流拍。此后該套房源繼續上架二拍,吸引了14人報名,競價123輪后以1955萬元成交,高出評估價145萬元。
時隔8年,相似的劇情又重新上演。
此番成交的房源為古北中央花園14號802室及地下一層10號車位及室內物品(下稱“標的”),今年1月4日,該標的因無人出價而流拍,繼而重新上架二拍。
不同于1月份無人出價的冷清,二拍引來了6人報名,“獵殺時刻”在原定截止時間的最后二十分鐘開始,諸位買家的競拍意愿都頗為強烈。
首當其沖的是競買人“W7015”與“J1537”,兩人你追我趕了20多個回合后,“J1537”退出大戰,而“W7015”越戰越勇,繼續與“O4288”、“T7581”等競買人輪番交鋒,直至“B3941”舉牌將價格逼近一拍起拍價才罷手。
一拍時的起拍價大概率是“W7015”的底線,這一價格相當于市場評估價的八折。競買記錄顯示,“B3941”最后一次出手的報價為3134.75萬元,若“W7015”以12萬元的加價幅度繼續跟進,則標的價格將達到3146.75萬元,超過一拍起拍價約8.3萬元。
整體來看,競買人雖然撿漏之心強烈,但理智依然在線。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于豪宅買家而言,古北中央花園整體優勢并不明顯,拋開房齡不談,2023年上海一手豪宅供應大概率會增多,購房者選擇面較廣,且一手豪宅價格依然占據優勢,“法拍房可能還有潛在風險,所以大家還是會比較克制”。
古北中央花園是古北二期板塊中的一員,“老牌富人區”是外界對該區域的一貫認知。在上海的豪宅板塊中,古北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存在,它雖然身處二環,但卻有著內環的房價水平,業內評價其“不以環線定價格”。
由于開發較早、配套成熟、主打國際社區,古北板塊內鮮少有新房供應,尤其是二期區域,御翠豪庭、古北瑞仕花園、古北國際花園、華麗家族古北花園、強生古北花園等業內排得上號的豪宅均扎根在此,不少富商名流亦在此安家,如2022年被偶遇做核酸的彭于晏、帶領網友跳操的劉畊宏等。
客群雄厚的經濟實力也導致該片區出房量極少。也是因此,有行業人士認為,競爭標的的買方可能更多是看中了古北中央花園的地理位置,“畢竟古北板塊新房比較少,二手房流出來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以古北瑞仕花園為例,某中介平臺數據顯示,該小區目前僅有4套房源在售,單價在13萬-16萬元之間,2019年至今共成交了7套,平均每年不足兩套;華麗家族古北花園則掛牌了2套房源,單價在14萬-15萬元之間,最近一次成交是在去年3月,這也是2022年賣出的唯一一套。
古北中央花園的歷史成交量則更少,自2003年建成以來只成交了25套,其中2017年至今共有9套,相當于一年1.5套。今年1月,一套面積360.92平方米的房源以5660萬元的價格賣出,單價約15.68萬元,較掛牌價減少了340萬元,成交周期為103天。
目前,該小區尚有一套面積291.41平方米、四室三廳的房源掛牌在售,報價3200萬元,單價約10.98萬元,略高于此番在法拍平臺成交的房源。中介告訴記者,這套房源不帶車位,但還有另一套面積296平方米、帶車位的房源,報價3700萬元,“業主沒有提供身份證,所以沒有在外網展示”。
以此來看,今日在法拍平臺落槌成交的房源雖然較起拍價高了624萬元,但依然稱得上是撿漏價。
根據拍賣信息,標的802室的建筑面積為295.78平方米,折合單價約10.6萬元,附帶的車位建筑面積為30.14平方米。
據上述中介估算,古北中央花園的車位合理價格在70萬-80萬之間,但現下小區內沒有車位可售,需要的話只能租,價格在每月1200元-1500元之間,“小區車位配比1∶0.9,業主賣車位的可能性也不大,都是跟房子一起交易的”。
另一方面,盡管標的因債權文書糾紛流入法拍市場,但其資質仍較為“干凈”,目前處于空置狀態無人占用,亦無租賃,欠有物業費約1.6萬元、車位管理費1800元、電費55.8元。
標的在二拍中的搶手一定程度上為古北二期板塊后續的法拍房“打了個樣”。記者注意到,華麗家族古北花園有兩套房源將在2月13日開始競拍,屆時誰又會是那個撿漏的幸運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