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中展示的各類高科技設備賺足了眼球,尤其是人工智能機器人MOSS更是在網上引發熱議。
而在現實里, 去年底由美國人工智能實驗室(Open 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 GPT持續火爆了兩個多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地時間2月7日, 微軟方面表示,將推出全新的由AI驅動的必應搜索引擎和edge瀏覽器。
人們紛紛猜測,或許人工智能離我們并不遙遠。
微軟領跑
2022年11月30日,Chat GPT的橫空出世迅速引發了外界關注。 推出僅兩個月,Chat GPT的月活用戶估計已達1億,成為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序。
瑞銀分析師勞埃德·沃姆斯利(Lloyd Walmsley)援引分析公司Similar Web的數據稱,今年1月,每天約有1300萬獨立訪問者使用Chat GPT,是去年12月的兩倍多,這是從未見過的擴張速度。
沃姆斯利指出,有投資者估計,像Chat GPT這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的市場規??赡芨哌_1萬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 Chat GPT是由Open AI開發的一種“優化對話的語言模型”,基于Transformer架構,在對話中生成類似人類的文本響應,通過對語料的學習,Chat GPT甚至可以為用戶提供寫郵件、寫論文、寫代碼等一系列服務。其開發公司Open AI于2015年由一群科技領袖創辦,其中包括知名天使投資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及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微軟分別在2019年和2021年對其進行了兩次投資。
近期, 微軟還與Open AI達成擴大投資協議,預計規??赡茉谖磥韼啄赀_到100億美元。
當地時間2月7日, 微軟副總裁Yusuf Mehdi在博客中透露了將推出全新的由AI驅動的必應搜索引擎和edge瀏覽器,以提供更好的搜索、更完整的答案、新的聊天體驗和生成內容的能力。這一更新將先以預覽版推出。
Open AI的CEO也出席了當天的活動,并證實微軟將Open AI的一些GPT 3.5語言技術整合到必應中。
事實上, 早在Chat GPT發布的前三個月,Facebook母公司Meta就已經發布了聊天機器人Blenderbot。但Meta首席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雅恩·勒昆(Yann LeCun)表示,與Chat GPT上線五天里就有100多萬用戶不同,Meta的Blenderbot讓人覺得很無聊。
作為對Chat GPT的回應,當地時間2月6日,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布了一項名為“吟游詩人”(Bard)的服務。
Alphabet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公司正在開設一項名為Bard的對話式人工智能服務,以測試用戶的反饋,然后在未來幾周內公開發布。這一服務將由公司的大型語言模型LaMDA提供支持。
皮查伊強調,他希望谷歌的人工智能服務是“大膽而負責任”的,但并未詳細說明如何防止Bard分享有害信息或濫用內容。
另據彭博社2月6日消息,蘋果公司將于下周舉行年度內部AI峰會。在Chat GPT成為焦點的當下,外界期待蘋果能夠有與之一較高下的產品。
目光轉回國內,據媒體報道, 百度也已經投入開發類似Chat GPT的相關技術,該項目名字確定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3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目前該產品正在做上線前的沖刺準備工作。
科大訊飛方面表示,公司在訓練模型方面,已有相關技術積累,公司有信心在預訓練認知職能大型模型上代表中國實現突破。
投資需謹慎
Chat GPT的火爆也掀起了對AIGC(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內容)及其衍生領域的收購投資熱潮。
據調研機構CB Insights數據顯示, 2022年有110筆創投交易和AIGC概念有關,投資金額超過26億美元。
據CB Insights統計,Chat GPT概念領域目前約有250家初創公司,其中51%的融資進度在A輪或天使輪。2022年,Chat GPT和AIGC領域吸金超過26億美元,共誕生出6家“獨角獸”,估值最高的就是290億美元的OpenAI。
除了微軟與Open AI的合作,上周,谷歌宣布了與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nthropic建立合作伙伴關系,Anthropic正在測試自己的聊天機器人。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谷歌向這家公司投資了近400億美元。
為大型企業開發分析軟件工具的軟件公司C3.ai,周一收盤上漲6.45%,上周上漲45%,今年以來,其股價已經上漲逾146%。日前,該公司宣布計劃為包括Chat GPT在內的企業軟件應用推出一項新的自然語言搜索服務。
A股方面,機器人概念股、AIGC概念股、Chat GPT概念股過去一周均表現活躍。2月7日,百度公司收漲15.33%,海天瑞聲收漲13.21%,漢王科技收獲七連板。
不過,目前類Chat GPT的產品依然是對AI技術范式的探索, 在商業落地上存在不少難點,分析師也頻頻警告投資風險。
塔特爾資本管理公司CEO馬修·塔特爾表示,“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有適當的風險管理,否則這完全是‘買者自負’,你不能只是進入市場,投資一家聲稱他們在做AI的公司?!?/p>
塔特爾提醒,市場流動性的回歸是投資者應該謹慎行事的信號。
記者:王哲希
編輯:程慧
責任編輯:畢丹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