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必選科技”)亮出新年第一個大動作——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啟動IPO進程,沖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01
全球人形機器人先鋒
(相關資料圖)
不論在國內,抑或是在全球,優必選科技堪稱人形機器人先鋒。
在國內,優必選科技走進大眾視野,始于2016年央視春晚。540臺Alpha 1S機器人與歌手孫楠同臺表演《心中的英雄》,這不僅讓Alpha機器人家喻戶曉,也讓優必選科技一炮而紅,其創始人“機器人爸爸”周劍亦從幕后走到了臺前。
此后,優必選機器人先后于2018年、2019年、2021年三次登上春晚舞臺,并參加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在國際上,優必選科技也是早已聞名。優必選WalkerX于2021年亮相迪拜世博會中國館,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實現商業化的大型人形機器人產品。此后,Walker X作為目前全球唯一能夠量產交付的人形機器人被出口到沙特,助力沙特“2030愿景中新未來城”的建設。
近日,優必選科技第三次入選《Analytics Insight》雜志“十大崛起的人形機器人先鋒公司”榜單,與特斯拉、波士頓動力、三星電子等世界科技巨頭并肩而立。
那么,這家頂著科技引領者光環的企業,其背后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優必選科技成立于2012年3月,但它的研發團隊此前已經有過4年人形機器人研究經驗了。
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優必選科技已服務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1000家企業客戶,共售出50萬臺機器人。其中,優必選科技核心收入來自人工智能教育,是中國第一大智能教育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供貨商,市場份額約為20.1%。
商業化進程領先得益于扎實的技術積累。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已注冊專利數目計算,優必選科技是中國第一大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供貨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超1500項專利,其中超300項海外專利。
放眼當前國內外市場,優必選科技也是全球極少數具備全棧式技術能力(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交互、伺服驅動器、運動規劃和控制以及定位導航等技術)的公司之一。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亦顯示,優必選科技是全球首批在消費市場將配備多個伺服驅動器的多關節服務機器人商業化的公司之一,也是中國首家推出商業化雙足真人尺寸人形機器人的公司。
從公司成立至今的短短十年間,他們以自身卓越的研發能力和市場認知,快速成長為業界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02
尚未實現盈利的隱憂
讓人遺憾的是,研發方面卓著的成績也未能讓優必選科技實現盈利。這也仿佛是人工智能企業無法逃脫的魔咒。
招股書介紹,2020—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科技營收分別為 7.402 億元、8.172 億元及 5.292 億元,但凈虧損可達 7.07 億、9.18 億元、7.78 億元。同比 2021 年前三季度,其凈虧損幅度在不斷加大。
在毛利方面,2020—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科技的整體毛利分別為 3.307 億元、2.56 億元及 1.627 億元,其毛利率分別為 44.7%、31.3%及 30.7%。
經鈦媒體App統計,以50萬臺產品計算,優必選科技每賣一臺機器人,就要虧損4806元人民幣。
可見,這家表現搶眼的全球先鋒,也有其“為難之處”。日漸加大的虧損和呈現下降態勢的毛利率,為其IPO之路增添了一絲陰霾。
之所以出現虧損,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龐大的技術研發成本就占去了企業利潤一多半之上。數據顯示,近年研發成本所占比例低則占到57.9%,高則68.6%,普遍都突破了60%。
其創始人周劍在采訪中亦表示,“很早就意識到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行業沒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只有腳踏實地地研發、持之以恒地投入,才能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p>
其次,優必選科技最成功的商業化在教育行業,其次為物流,二者貢獻了其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其中,教育占比達60%。這種依賴性導致企業在市場變化和波動面前存在較大被動性。
再次,2021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科技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智能硬件設備出現了毛虧損。資料顯示,這些產品平均售價都為下降趨勢。比如,悟空機器人與Alpha Ebot智能機器人兩款兒童教育學習機器人的定價,已從2021年的超3000元,下降至如今的1099元與2999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人形機器人并不是剛需,技術研發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在消費級市場暫時還不能大規模商業化。
就公司持續虧損的問題,優必選科技解釋稱,虧損凈額主要是由于其毛利率呈下降趨勢及有關以下各項的重大支出:已產生的研發開支,旨在增強核心技術以及完善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從而維持于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的領先地位;已產生的銷售及營銷開支,旨在提升品牌聲譽以及拓展客戶群及終端用戶群;及一般及行政開支。
優必選科技亦明確稱,該公司將長期產生虧損。
燒錢的智能機器人行業、需要長期資金投入的研發項目、呈下降態勢的毛利率,成為這只發展極其迅猛的獨角獸頭頂一朵還無法挪開的烏云。
其實早在2019 年,優必選科技就嘗試登陸 A 股市場,但無疾而終,或許與盈利水平有關系。
03
智能機器人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隨著軟硬件技術的快速進步、產品持續迭代升級、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不斷擴展,以及客戶接受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的付費意愿的逐漸增強,智能服務機器人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機器人產業成為新興經濟體或發達經濟體的國家戰略。
按銷售收入計,2021年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221億美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增至337億美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2021—2026 年,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預計將以25%的年復合增長率,從221億美元增長至676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將以27.2%的年復合增長率,從 467 億元增至1558億元。
中國智能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原因在于受到了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導。近年來,政府已頒布系列利好政策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上月更是發布了《“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以此促進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著眼國內該領域,整體競爭非常激烈,但就頭部競爭而言,其實只有少數企業能夠提供全棧式核心技術,優必選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優必選科技的收入來自向各行各業提供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來自教育及物流行業的現實,這一方面增加了客戶集中度高的風險;另一方面,教育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增長,又是一大利好。
我國教育機器人市場已由2017年的6億元增至2021年的2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近40%。相關數據顯示,該市場規模預計在2026年將達到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4.6%。
此外,就未來發展看,基于人機協作必然趨勢以及全球人口增速放緩、老齡化程度加深的背景,優必選科技制定的以智能機器人為載體,人工智能為核心,深耕“一老一小”等重要民生領域,服務于解決社會重大問題和滿足社會重大需求的未來戰略,都切中了時代要害。
加之巨額投入下的技術積累和日益高筑的技術壁壘,都讓這家企業遠遠甩開了它的競爭者,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這家企業的未來將是光明燦爛的。只是,烏云吹散、陽光照耀的日子何時到來,仍是個未知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