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2月3日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提出要建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新增公共充電樁(標準樁)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標準車)比例力爭達到1:1,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車位占比預期不低于小型停車位的10%。
廣發證券(行情000776,診股)點評指出,隨著新能源車滲誘率與產品力提升,充電樁行業已度過跑馬圈地、立樁騙補時期,有望隨新能源車需求進入長景氣周期。根據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22年末,國內存量車樁比為1:2.5,增量車比為1:2.7。此次試點提出公共領域新增車樁比達到1:1,將有力拉動充電樁尤其是大功率直流樁需求,看好海外認證完備、大客戶結構穩定、具備穩定出海能力的模塊及整樁企業。
開源證券點評稱,充電樁行業有望迎來量利齊升期。量:國內三四線城市電車滲透率提高帶來充電樁及運營場站建設需求,充電樁企業持續開拓海外市場帶動行業出貨量大幅提高。利:行業出貨量的提高帶來的規模效應和高利潤率的海外業務占比的提高有望推動行業盈利水平明顯改善。
該機構指出,整樁環節受益標的:綠能慧充(行情600212,診股)、盛弘股份(行情300693,診股)、道通科技(行情688208,診股)、炬華科技(行情300360,診股)、萬馬股份(行情002276,診股)、星云股份(行情300648,診股)、金冠股份(行情300510,診股)等;模塊環節受益標的:盛弘股份、英可瑞(行情300713,診股)、通合科技(行情300491,診股)、歐陸通(行情300870,診股)等。
來源:金融界 責任編輯:李欣RF12607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