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月15日訊(記者 敖瑾) 進入2023年,新材料領域投融資持續火熱。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0個新材料項目宣布完成融資,應用領域涉及電子元器件、半導體、電池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等多個產業。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新材料領域的投資熱度達至有記錄以來的高點。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2022年,新材料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210起,涉及投資金額超460億元。
【資料圖】
“新材料投資其實歷史比較悠遠,只是近幾年硬科技投資熱度不斷提高,而新材料作為其中重要的上游技術環節,這兩年的熱度自然也是不斷看漲。從過去的2022年來看,新材料領域無論是產業發展速度還是投資熱度,無疑都是在提升的?!蓖瑒搨I合伙人陳凱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投資和產業互相影響,但本質上還是要遵從產業發展規律,近些年新材料領域投資的火熱,跟新材料產業發展進入到加速期和拐點期有關,產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投資熱度才會跟著起來。”
頭部資本扎堆,輪次集中早期階段
開年就完成融資的新材料項目,投資方出現多個頭部機構的身影。
如面向電子元器件行業的盈科材料,投資方為北極光創投;從事特種玻璃研發生產的重慶鑫景,投資方為深創投;鋰電池負極材料商碳一新能源,則獲得了來自晨道資本和比亞迪的投資;半導體材料商玖凌光宇、 乾晶半導體,均獲得了元禾控股的青睞。
投資輪次方面,10個中有8個處于B輪以前的早期階段,Pre-A輪占了其中的絕大多數。
對于新材料投資趨向早期的現象,陳凱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總體來講,現在因為整個產業機會到了,所以很多中早期項目,它的發展周期肯定要比10年前20年前要加快很多,所以從投資角度來講,投早投小也是一個趨勢?!?/strong>
另有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新材料領域早期投資增多,跟中后期項目投資競爭激烈也有很大關系。“成熟項目熱度很高,機構都想搶到份額,加上估值又貴,一些機構就只能考慮往前走,項目價格沒那么貴,又能投得進去?!?/strong>
凱石資本合伙人杜貝利早前在公開分享中也表達過類似的看法?!拔覀冏鳛橥顿Y機構為了給LP負責,為了保證收益,必然要在項目研發早期就及時介入,如果真的項目量產,或者了市場客戶的認證,那么這個時候企業的估值會翻幾番,投資機構也會蜂擁而至,出現一飛沖天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及早發現一些有潛力、估值相對合理的投資項目,這也是當下市場環境迫使我們做的決策?!?/p>
陳凱則認為,早期和中后期階段適用的是不同的投資策略,很難說為了投早而去投早?!霸僬f搶份額的現象過去這些年一直存在,好項目一直都是相對更受追捧。甚至在移動互聯網投資高峰時期,包括新材料在內的優質硬科技項目,熱度也是不低的?!?/p>
其進一步表示,由于新材料領域已經處在一個加速期或者拐點期,“所以對于投資來講,一方面肯定是要投未來,但另一方面對時間階段的判斷也很重要,如果投得太過早也不一定是最合適的。”
其透露,就其所在的機構,早期和中后期項目從數量上來看,早期占比略高,但金額則在各階段相對均衡分布。
新能源、航天航空領域將涌現許多新機會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新材料領域的投融資自2020年熱度開始持續走高,并在2022年達至數量和規模上的歷史新高。
對投資熱度的上漲,陳凱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新材料產業本身發展到了關鍵階段。
“材料作為上游的基礎產業,參照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經驗,工業強國一定是材料強國,這些國家材料產業其實都非常發達。中國的制造業和工業也一直在快速發展,只是過去更多是下游環節發展比較快,而到了最近幾年,作為基礎環節的材料,也到了一個勢在必行的階段,這是產業發展本身的必然規律。產業到了一個發展期,投資熱度才跟著起來?!?/p>
針對新材料領域的投資邏輯,其表示,會圍繞國產化率低、產業環節關鍵、市場空間大等要素尋找投資標的?!罢麄€投資策略還是比較一以貫之,這些年其實都是圍繞這些點來尋找機會?!?/p>
可以看到,按照應用領域細分,新能源領域的不斷演進,催生了諸多上游材料的投資機會?!鞍ㄤ囯姵氐恼摌O材料,電解液等膜等;還有鈉離子電池、氫能電池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鈣鈦礦里面的主材和輔料,我們也在關注;還有風電里面涉及一個很重要的碳纖維材料,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熱點?!?/p>
航空航天產業鏈上的新材料,也因為C919投入商業運行的時間越來越近,而受到各方關注。
“C919很快就要投入商業運行了,我們認為這也算是一個標志性事件,整個大飛機產業鏈應該是開始進入到實質加速階段了,所以,這對于涉及其中的材料細分門類比如高溫合金、碳纖維材料等都帶來增量機會?!?/p>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多家應用領域涉及航天航空領域的新材料廠商成功沖刺IPO,包括斯瑞新材、中復神鷹、潤貝航科以及隆達股份等。
陳凱表示,新材料行業歷史悠久,但多年來依然保持著發展活力?!皯撜f伴隨著整個工業化過程開始就出現,可以說目前現在很多新技術,包括一些原發性的創新,很多也都是從材料領域的創新開始的,所以它既有很深厚的歷史積淀,同時又有非常強的生命力?!?/p>
杜貝利此前則表示,盡管目前國內新材料產業已經實現了較大發展,但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技術與產業應用場景的適配、驗證和反饋。
“按照國內的技術能力,很多新材料我們能夠制作出來,但東西做出來之后在哪里應用?市場的接受程度有多高?與國外產品的工藝差距在哪里?能否根據市場反饋做持續性的迭代和改進?這些都是新材料產業近些年來遇到的最大痛點。如果不能正視和解決這些問題,那么我們還是會依賴于產品和市場更加成熟的國外技術?!?/p>
從投資角度,其表示新材料將會是一個長青賽道,會一直有新的機會涌現,“畢竟投資的本質還是要跟隨產業的發展脈絡?!?/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