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商區別于一手電商,是為“非第一次轉手的交易行為”提供的線上交易平臺。近年來隨著綠色低碳消費和循環經濟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人們對二手消費的認可度也進一步提升,有力地推動了二手電商高速成長。
(相關資料圖)
國內二手電商經過多年發展,主要平臺商業模式和產業鏈已經基本成型。其中,閑魚和轉轉是目前國內二手電商滲透率最高的兩家企業,占據九成市場份額。由58同城與微信合作推出的轉轉,以及由淘寶二手演化而來的閑魚,最近都在爭相轉型,講起了新故事。而在閑魚、轉轉轉型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二手電商越來越難做的現實問題。
二手電商的桎梏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二手電商交易規模約2401.2億元,預計年底達4802.4億元,同比增長20%。但相比2016年頂峰時期高達669.49%的增長率,這之后整體都呈現出增速放緩的趨勢。另外,二手電商行業的滲透率增速也在放緩。數據顯示,2022年二手電商滲透率預計為33.32%,同比增長10.33%,而2015年增速最高為291.66%。
從行業來看,行業的交易規模和滲透率增速均放緩,有受當下互聯網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但也與二手電商當下自身的諸多局限性不無關系。
其一,相比新品交易,二手交易的用戶群體規模更小,活躍性更低。C2C模式下的二手交易市場,不僅缺乏高頻消費者,也缺乏穩定貨源,因為買賣雙方只有在有需求的時候才會打開二手交易APP,較低的用戶活躍度即可說明這一點。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閑魚月活量為1.15億,而轉轉月活僅為2828萬,二者差距十分明顯。與此同時,二手閑置交易類APP的MAU總規模僅為1.45億??梢娂词故嵌纸灰最^部平臺,在互聯網流量日趨見頂的大環境下,其用戶增長也變得比原來更困難了。
其二,由于二手商品是非標準化商品,且平臺交易規則不完善,所以交易過程中容易產生糾紛,導致消費者體驗感變差。從交易屬性來看,閑魚、轉轉這類二手交易平臺側重為買賣兩端提供撮合服務,不介入買賣本身。
由于二手商品沒有標準可循,平臺也沒有完善的售后服務管理規則,這就導致交易雙方經常因商品質量、新舊成色等問題產生糾紛,二手交易平臺也難免會被卷入其中招來投訴。正是因為二手交易平臺存在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消費者權益也無法得到保障,所以許多潛在的消費者對二手商品望而卻步。
閑魚逐漸淘寶化
作為阿里生態圈中的一環,帶有社交屬性的閑魚,得益于商品品類覆蓋面廣,以及進入門檻低,近年來發展極其迅猛。而且閑魚還依托淘寶龐大的流量輸入,在二手電商領域積累起了足夠的用戶心智。但現階段,從閑魚新推出的一系列舉措來看,閑魚不止想做二手電商。
一方面,閑魚通過扶植職業賣家,在確保自身貨源穩定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商品選擇,有效地推動了平臺的標準化進程。閑魚從最初單一的C2C閑置交易平臺,發展成現在C2B2C全鏈條模式的閑置經濟生態,一個明顯的特點是近兩年平臺上的職業賣家在不斷地增長。許多職業賣家涌入閑魚,不僅銷售二手商品,也銷售新品。
據媒體統計,電子數碼、家居用品和服飾品類的經營性賣家數量增長最快,大有壓過C端普通用戶成為閑魚賣方主力的勢頭。而職業賣家提供的穩定貨源和優質商品能最大程度減輕買方擔心買到假貨、殘次品的焦慮,增加了平臺交易量。
另一方面,閑魚推出了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新規定,致力于建立消費者信任機制。以前相比于淘寶,職業賣家在閑魚開店不僅不用支付傭金和押金,還沒有7天無理由退貨和差評機制的限制,售后成本較低。但就在今年10月初,閑魚發布新規,要求平臺職業賣家提供“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此項規定適用的商品多為全新品。
不久之后,閑魚又針對中階賣家魚小鋪商家推出了“描述不符包郵退”的機制,承諾開通這項服務的商家會得到相應的資源優待。同時,閑魚還推出了保證金機制,如果賣家在閑魚從事經營性活動,或是開通“七天無理由退貨”等保障服務,就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魚小鋪保證金,根據業務不同,保證金為200元或500元。
閑魚此次對經營性賣家提出規范,努力提升消費者售后服務體驗,意味著閑魚想走出二手交易平臺邊界,將經營性賣家推向平臺中心。這或許也透露出閑魚對職業賣家的管理,將變得更加正規化、精細化,有朝著淘寶化發展的趨向。
轉轉發力循環經濟
相比于兼具社交和電商基因的閑魚,轉轉的流量優勢并不明顯。二手商品需要穩定、精準、垂直的流量推送,才能被有購買需求的消費者看到。正因為如此,閑魚憑借淘寶引流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而脫胎于58同城的轉轉,雖然有騰訊、小米等互聯網大佬的支持,還于2020年合并了二手手機B2C平臺找靚機,但近幾年垂直二手電商生意越來越難做,于是轉轉也開始了新的轉型。
一來,轉轉直接將企業定位從互聯網電商公司升級為循環經濟產業公司,進而講出新故事,以便更好地推動其融資進程。11月7日,垂直二手電商平臺轉轉宣布品牌煥新暨戰略升級,發力循環經濟。業內人士認為,(或許)是轉轉意識到了近兩年互聯網平臺在被國家規范發展以后,輿情風向不利,導致互聯網整體市值下挫,于是轉向更接近實體經濟、更符合碳中和趨勢的新產業陣營,順勢而為更便于其后續的健康發展。
實際上,發力循環經濟轉轉并沒有只停留在喊口號階段,而是切實推出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例如在產品包裝方面,轉轉用可降解的PLA材料和纖維素膜來取代原包裝中大部分的塑料,并減少了80%的油墨,所使用的紙板也都是可再生的。轉轉升級環保包裝,切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二來,轉轉還重點布局了二手奢侈品業務,欲在前景廣闊的二奢市場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在后疫情時代,由于跨境旅游等跨境業務規模驟降,二奢市場在直播電商的火爆下進一步發展壯大。于是,轉轉戰略投資以二手奢侈品交易為核心的循環時尚平臺紅布林,以此引入二手奢侈品,進而豐富平臺的商品品類。
數據顯示,紅布林在2020年進入高速增長期并取得了5倍的業務增長后,又在2021年推出了奢侈品回收業務,迄今其已發展成行業最大的服務商。由于國內奢侈品流通率極低,相關數據顯示不足5%,所以轉轉投資紅布林,也是想通過供應鏈建設,以及上門回收、品牌門店等線下服務的有機融合,打通二手交易信任的最后一公里,推動更多閑置資源流轉。轉轉這一系列的舉動,都說明了其不甘只做二手交易中間商。
閑魚、轉轉能否順利突圍?
目前來看二手電商市場的蛋糕雖大,但當下的二手電商越來越不好做了,閑魚和轉轉已積極做出順應市場發展的改變,但它們能憑借此次轉型獲得新出路嗎?目前來看還很難預計。
從機遇方面來看,二手交易的需求一直存在,線上市場也有進一步開拓的空間。據《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閑置物品交易將有望突破3萬億元。這意味著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但挑戰同樣不少。
一是,轉轉、閑魚轉型前期投入成本太大,并且產品風險也會隨之轉移到平臺本身。為了打破信任缺失所形成的交易鴻溝,閑魚、轉轉都發力寄賣模式。在寄賣模式下,平臺會先對賣方的商品進行質檢,通過質檢的商品才能上架,而質檢、質保等工作則會帶來更低的效率和更高的成本。
以轉轉為例,其CEO黃煒就曾表示,轉轉發展7年一直非常注重質檢,其中僅外觀檢測就有20道。為了使檢測更加精確,這其中的許多步驟都采用的是智能質檢。話雖如此,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對許多二手商品的新舊損耗、功能好壞等做出準確的判定,因此在交易過程中,平臺和消費者之間容易出現認知偏差,導致消費者不滿和投訴。
為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轉轉還在不斷地投入數字化技術,同時開設大量線下門店進行直面交易。據轉轉官網顯示,其已在全國50城的核心商圈開設了近200家品牌門店,另一邊的閑魚也推出了閑魚小站等門店,但線下門店投放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另外前文提到的轉轉升級環保材料包裝,使其手機物流合作成本從4塊多增加到了8塊多,增長將近50%,每個手機的包裝盒成本增加了2.26元,成本壓力在不斷增大。
二是,等許多自帶流量的巨頭玩家也涌入了二手電商賽道,未來的行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在二手電商領域,不止閑魚、轉轉在積極做出改變,其他玩家也在持續發力。例如以信任電商著稱的在去年正式宣布加入二手電商賽道,主打如今閑魚大力扶持的職業賣家模式,對入駐商家進行嚴格限制,并且升級服務品牌“信任購”保障二手交易,直擊二手交易痛點。
而在今年3月上線了“二手好物”頻道,專門用于二手商品的銷售和回收。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加成,讓消費者更加直觀地了解商品屬性,同時還發揮B端作用,提供回收寄賣服務。除此之外,愛回收的母公司萬物新生在去年6月成功掛牌紐交所,拿下中國二手電商第一股;胖虎、妃魚等平臺積極鋪設直播電商新渠道,實現了銷售業績的井噴式增長。二手電商賽道競爭激烈,閑魚和轉轉的壓力不小。
從這些方面來看,閑魚、轉轉的轉型有積極影響,但能否起到實際效果,實現真正的突破性進展,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關鍵詞: 換個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