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需求提升 海運巨頭擴增LNG船舶訂單
今年以來,多家海運、能源巨頭擴增LNG船舶訂單。日前,招商輪船公告顯示,下屬全資子公司與大船重工和中船貿易簽署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舶的《船舶訂造協議》,造船款合計4.7億美元。業內人士表示,LNG船舶運輸市場維持高景氣市場行情。北半球冬季供暖需求、歐洲地區LNG需求激增,支撐了全球LNG貿易整體增長。(中國證券報)
短期震蕩不改積極預期 一線私募掘金“藍籌+周期”
(相關資料圖)
近期A股主要指數整體呈現偏強震蕩運行格局,低估值藍籌股的“價值重估”正成為機構資金關注焦點。在市場做多氛圍較濃的背景下,來自多家一線私募的最新應對策略顯示,當前不少私募機構重點關注“周期股”,包括金融、地產、建材、建筑、石油等典型周期性行業。(中國證券報)
交易所嚴防市場投機炒作風險 多家A股公司涉嫌“蹭熱點”遭關注
據上證報資訊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60家A股公司因涉嫌“蹭熱點”“炒概念”被交易所關注或問詢。其中,ST曙光、ST鵬博士等更是被交易所點名或處分。(上海證券報)
中證協:推動“專精特新”專板規范建設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中國證券業協會了解到,中證協區域性股權市場專業委員會日前召開專題會議,討論交流了《關于高質量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的指導意見》。中證協副會長孟宥慈表示,下一階段,將根據《指導意見》要求,研究探索加強對區域市場中介機構自律管理,推動“專精特新”專板的規范建設。(上海證券報)
龐大“馬甲”持股者潛伏 中小銀行股權亂象亟待治理
為何會有眾多的銀行股權被拍賣?拍賣數量、成交價格有著怎樣的變化趨勢?股權拍賣背后涉及怎樣的股東背景?對銀行本身又構成了什么樣的風險隱患?這無疑是一系列值得探究的問題。(證券時報)
基金經理談今年得失 樂觀看待明年多個機會
投資唯有擁有全局視野,才能跳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限,洞察投資優秀企業的本質,把握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即將過去的2022年是市場震蕩加劇的一年,并沒有出現大的機會,3000點成為投資者心中揮之不去的心理關口。這樣的市場環境無疑也給基金投資加大了難度。(證券時報)
商場煙火氣漸濃 烘熱實體消費“溫度”
連日來,全國各地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等客流回暖明顯。12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兵分多路實地走訪北京、深圳等地的大型商場,發現目前大部分商場憑健康碼綠碼均可進入。多位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政府、商家共同發力之下,商場消費恢復態勢明確。政府消費券、商家促銷活動以及推陳出新的品牌與業態,為商場帶來了良好的引流作用。(證券日報)
房企融資迎“第三支箭” 投行全力以赴同時坦言仍有難點
日前,監管釋放“第三支箭”令業界喜出望外,短期內即有多家房企拋出融資計劃。而作為重要參與方的券商投行自然不敢怠慢,積極與房企接洽、擬方案,搶抓“第三支箭”落地下的發展機遇?!啊谌Ъ陌l出是積極發揮我國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舉措,也將為券商投行帶來一定的業績增量。(證券日報)
關鍵詞: 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