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越平淡,家電廠商越不能著急。接下來的市場經營和拓展,其實大家都沒有什么捷徑可走,也沒有什么高招可用,就是一點“做好產品定位、做好營銷推廣、做好客戶關系、做好品牌口碑”。
文劍||撰稿
市場平淡如水,消費平靜如鏡,基本上連頭部大企業、大商家都很難驚起一朵朵浪花!進入9月以來,整個家電市場雖然在各種地方消費券、補貼等政策下顯得很熱鬧,但在不少廠商眼中的家電市場經營和需求搶奪卻是“平淡如水”,絲毫沒能激發更多用戶的選購熱情。
(資料圖)
十一七天長假后,來自空調、冰箱,以及彩電、洗衣機、廚電等多個行業的企業,在與家電圈溝通時直言,市場不是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太平淡、太平靜了??赡茈娚唐脚_還有一些常態化的出貨,線下渠道的實體店、門店,基本上就是“門庭冷落”看不到人。
或許這一局面對于線下渠道的經銷商來說,還會持續幾個月;同時,隨著線上流量的枯竭,以及經營成本的上漲,下一步也將面臨線下渠道同樣的經營困惑。那么,家電企業和商家面對“此情此景”又將怎么辦?
不是瞎折騰亂搞,而是回歸起點
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最簡單、最直接、最高效地去做事情,不要兜圈子,更不能?;^,就是老老實實立足市場、面向用戶、洞察不足、解決問題。
對于家電廠商來說,現在的市場經營邏輯其實很簡單,找到目標用戶,弄清楚用戶需求,提供產品、方案、服務等一套解決方法,然后增進關系并建立信任。
對于所有工廠,當前面臨規?;鲩L以及營收和盈利目標的壓力很大,希望可以盡快通過少數幾個主流渠道就能提升出貨量、提高出貨產品的均價、提升盈利的空間。
但,問題難點就在于,這種空間和便利條件不足:一是,沒有任何一個或兩個超級渠道,能解決企業主要的銷售目標;二是,沒有任何一場或兩三場促銷活動,就能帶動全國性的終端出貨任務。
家電企業未來要發展,只有2條路:一是,細水長流,永不斷;二是,高效快速,不拖拉;
前者,就需要盡可能地將產品在眾多零售渠道鋪開,將過去瞄準幾個渠道沖規模到瞄準所有渠道聚沙成塔,一場活動就算只有幾臺的銷量,但在全國主流渠道每天就能形成幾千臺、甚至上萬臺的銷量;多解決一個空白網點的渠道客戶開發,一年至少能為企業帶來幾十臺甚至上百臺的出貨,消滅一個個空白網點帶來的不只是銷量,還有品牌、口碑和信譽。
后者,則是需要盡可能將產品經營的流程拉長,不要害怕麻煩,更不能想著“一錘子買賣”賺快錢、賺大錢。一定要盡可能多地與用戶保持持續而密切的關系,以產品為紐帶探索更多的交易內容。不是強制性地向用戶推銷服務,而是要引導用戶形成全新的認知,就是碰到與家電相關的服務需求時能想到家電企業。最終要建立起家庭用戶對于家電企業和商家的依賴與信任。
所以,當下的家電市場所有花里胡哨的競爭手段、營銷創新、概念策劃等等,最終都要放棄,選擇回歸原點,直擊用戶需求、直面用戶不滿,快速提供快速落地。不是苦熬和等待,而是努力與奮斗!
做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勝利
越是簡單的事情,如今對于很多家電企業和商家來說,卻是越難做了。比如說,好產品、好體驗、好服務,這似乎在很多廠商眼中,感覺很簡單。但在一線市場落地起來,就不簡單了。
家電廠商眼中的好產品、好價格,與用戶眼中的產品、價值,并不對等。比如說,用戶買家電自然慣性就是“越低越好”,不少用戶對于“一分錢一分貨”并不了解和熟悉,這就需要家電廠商通過“差異化、有亮點”的產品來引導,而不是一味地縱容低價產品層出不窮,甚至為了追求低價而偷工減料甚至以次充好。
好產品,不是家電企業眼中的“高售價”產品,也不是經銷商眼中的“高利潤”產品,就是觸動用戶內心,或者解決用戶需求、或創造更多驚喜體驗的小確幸產品。這個尺度很微妙,需要廠家的研發人員、市場人員真正低下身來傾聽用戶、洞察生活。
同樣對于家電經銷商來說,好體驗、好服務,不是那種大資金大投入帶來的大活動、大項目,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親近感、體驗感。要在日常的產品展示、產品推銷,產品服務過程中,真正拿真心、誠心去感動用戶。關鍵就在細節中、核心就在日常的用戶交流和溝通過程中。
用戶家里的家電,壞了,或者不會用,或者日常的定期保養,這些需求必須要保障。同時,為老用戶提供專屬增值服務,比如老帶新、老換新的獨享價格、服務,以及禮品等等,通過這種日久見人心的細節,去感動用戶。
其實家電營銷的最高境界,就是品牌取信于民,產品安心于民,最終廠商面對用戶沒有那么多“花哨的前奏”,也沒有那么多“玄幻的套路”,就是實打實的產品、實打實的功能,讓用戶感受到真誠、感受到價值、感受到物超所值。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