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聚焦 >

當前觀點:消息稱艾美疫苗已開展預路演,為國內最大民營疫苗企業,布局疫苗全產業鏈

港交所近日披露,艾美疫苗通過港交所聆訊, 高盛、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際、麥格理為聯席保薦人。外媒消息指,艾美疫苗目前已開展預路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艾美疫苗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疫苗企業。根據胡潤研究院《2021全球獨角獸榜》,艾美疫苗在中國生物醫藥獨角獸企業估值中排名第一位,估值達到人民幣300億元。

招股書顯示,按2021年批簽發量(不包括COVID-19疫苗)計,艾美疫苗是中國第二大疫苗公司,所占市場份額為7.4%,僅次于國有企業中國醫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最大的疫苗市場參與者,占35.5%的市場份額)。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艾美疫苗是唯一一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全部五種經過驗證的人用疫苗平臺技術的中國疫苗企業,所擁有的平臺技術包括細菌疫苗平臺技術、病毒疫苗平臺技術、基因工程疫苗平臺技術、聯合疫苗平臺技術及mRNA疫苗平臺技術。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艾美疫苗在中國已商業化八種疫苗產品,其中覆蓋了六種可通過疫苗預防的疾病,包括狂犬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截至同日,公司亦有針對13種疾病領域的22款在研疫苗,其中5款在研疫苗處于臨床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5款在研疫苗中,艾美疫苗預計將于2022年獲得藥品注冊證書批準及/或推出針對原始毒株的mRNA COVID-19疫苗,于2023年至2025年推出至少三款新疫苗產品。

在公司目前的疫苗產品中,乙型肝炎疫苗及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公司于往績記錄期間一直依賴的兩種主要商業化產品,該等產品在相應中國疫苗市場均處于領先地位,于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1年及2022年4月30日止四個月,該等產品占公司總收入的84.2%、90.2%、93.0%、94.3%及92.0%。

在研疫苗方面,艾美疫苗正采用開發COVID-19疫苗產品的三種技術路線(即mRNA、滅活病毒及重組腺病毒載體),其中mRNA在研疫苗是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僅有的三款國產COVID-19 mRNA在研疫苗之一,預計上市時間為2023年第二季度。

艾美疫苗認為,由于mRNA COVID-19疫苗保護效率較高,一旦其獲批準,將迅速在中國獲得市場份額。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截至4月30日止4個月,公司收入及毛利分別約為2.75億元(人民幣,下同)及2.20億元,毛利率為80.0%。

艾美疫苗總收入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別達到9.5億元、16.4億元及15.7億元,2019年及2020年的年內利潤分別為1.2億元及4億元,2021年則錄得6.8億元虧損。

招股書顯示,2021年的虧損主要由于公司的股份報酬開支合計人民幣9.52億元,包括一次性股份報酬開支人民幣8.97億元及其他股份報酬開支人民幣5520萬元(用于向公司的雇員授出其他股份獎勵及購股權);及研發開支由人民幣1.58億元增至人民幣3.07億元,以開發公司22款在研疫苗的豐富管線。

于往績記錄期間,艾美疫苗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疫苗產品銷售。于2021年,公司亦通過向獨立第三方提供基于mRNA的藥物相關的研發服務而產生收入人民幣280萬元。此外,公司的毛利率由2019年的77.0%增至2020年的82.7%,這主要是因為公司二類疫苗產品的銷量增加,成為公司總收入的主要來源。

疫苗行業具有深厚的行業壁壘,研發周期長、研發復雜、需要高端人才、大量研發資金等,但研發實力雄厚、產品管線強大,構筑起企業堅不可摧的“護城河”。艾美疫苗作為國內疫苗行業第二的企業,擁有疫苗全產業鏈,手握多款已被市場驗證的商業化產品,產品市占率高、覆蓋面廣,同時具有豐富的在研管線,在研產品涉及“疫苗之王”的13價肺炎球菌疫苗以及市場需求巨大、技術最先進的mRNA新冠疫苗。隨著在研管線逐步步入收獲期,艾美疫苗上市后表現值得期待。

注:本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指導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鍵詞: 全產業鏈 國內最大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