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隨著碳酸鋰價格走高,電池成本也在不斷上行。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多輪漲價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8家汽車公司宣布上調新能源汽車價格,過半數公司最高漲價達萬元,并且多次宣布漲價。
而近期,碳酸鋰價格再上50萬,特斯拉卻開始變相“降價”了。
特斯拉變相“降價”
(相關資料圖)
9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特斯拉方面獲悉,對于自9月16日到9月30日完成提車的車主,若選擇在特斯拉店內購買保險,可享受8000元保險補貼,保險補貼可直接用于減免車價。該活動針對所有中國產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車型新車,補貼價均為8000元。
官網顯示,目前特斯拉Model 3后輪驅動版售價27.99萬元,高性能版售價36.79萬元;Model Y后輪驅動版售價31.69萬元,長續航版售價39.49萬元,高性能版售價41.79萬元。
而在市場看來,這也相當于是“變相降價”了。
事實上,這是今年特斯拉為數不多的降價措施,今年上半年受到原材料價格影響,特斯拉的價格已經經歷了多輪上漲,旗下車型的價格也漲了1萬到4萬不等,基本上沒有降價的情況出現。
實際上,除了特斯拉外,8月以來已有多家造車新勢力車企在終端推出優惠。
8月上旬,小鵬方面則表示尾款可減免5000元至10000元不等,部分車型還提供3000元至10000元的選裝權益,此項活動從 7 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至 8 月中旬?;旧铣薖7鵬翼版,旗下其他車型幾乎都有現金優惠,現金降價和贈送的選裝權益合計最多可優惠至兩萬元。
理想汽車則在9月1日宣布,理想ONE車型官方指導價下調2萬元;蔚來汽車的終端亦不時推出提供現金優惠的現車。
有分析認為,部分造車新勢力推出終端優惠,原因是產品“賣不動了”。8月新能源汽車交付量數據顯示,小鵬、理想均出現交付量環比下滑情況,其中小鵬汽車8月交付量為9578輛,環比下降17%;理想交付量為4571輛,環比下滑56.14%。
但新能源車真賣不動了嗎?并非如此。
新能源車賣不動了?
特斯拉“變相降價”促銷的大背景是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爆發。
今年以來,由于動力電池和鋼、鋁等大宗貨品的價格上漲,特斯拉曾多次上調產品價格,最高上調幅度達到20000元。此前,特斯拉產品在國內的交付周期一度長達16~20周。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為特斯拉全球生產布局中的中流砥柱,在柏林、得州新工廠產能爬坡較慢的情況下,上海超級工廠還需兼顧歐洲等海外市場的出口。
近期除了德國、美國新工廠的產能爬坡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亦進行了產能提升改造。據悉,根據特斯拉工廠的升級改造計劃,未來周產能可達到2.2萬輛的新高。
隨著產能的提升,特斯拉在華的產品交付周期大幅縮短,據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目前,特斯拉Model3后輪驅動版以及高性能版的預計交付時間分別縮減為1-8周和1-10周。而在此之前,Model3的預計交付時間為6-10周。
產能爆發疊加交付周期大幅縮短,使得特斯拉能夠輕松應付國內的訂單量。所以在階段性供給大于需求的情況下,特斯拉“變相降價”的舉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為76965輛,環比增長172.8%,其中出口占據42463輛,國內零售34502輛。Model Y創下62169輛的月度銷量紀錄,環比增長295%,同比增長261%,位列8月總體乘用車銷量首位。
今年1-8月,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完成近40萬輛的銷量,與其2021年全年交付量48.4萬輛近在咫尺。
由此不難看出,特斯拉的銷量依舊保持了高增長,也并不存在“賣不動”的情況。
利好政策持續出爐
當然,市場對于新能源車有擔憂也并非毫無原因。
近日,上海鋼聯數據顯示,9月13日來,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重回50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路上漲,今年3月份價格突破50萬元/噸后稍有回落但始終保持在45萬元上方,如今又重新回到了50萬元/噸高位。這一價格較2021年年初上漲近8倍,較今年年初上漲近80%。
而碳酸鋰價格高位上行,會持續抬高下游的生產成本,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都將面對一定的壓力,這也是此前車企頻頻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在本次特斯拉“變相降價”之際,國內也在釋放利好。
9月16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組織召開鋰資源產業發展座談會。
會議強調,一是堅持系統觀念,從全產業鏈審視鋰產業發展和價格問題。鼓勵上下游企業通過簽訂長協等方式建立利益長期共享的協作關系,合力維護供應鏈暢通穩定,并肩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二是堅持底線思維,抓住當前關鍵窗口期,研究制定推動鋰產業發展相關工作方案,從“多開發、穩進口、減量化、促回收”等方面提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協同各方加快國內資源開發利用,盡快形成供給能力。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工作協同,規范有序做好保供穩價工作。龍頭企業要發揮表率作用,生產企業不得串通定價,不得嚴重背離成本定價,報價機構要規范報價,為穩定價格和預期、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發揮積極作用。
對于新能源車賽道,申萬證券認為,全新的賽道已經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模式,電動化、智能化、一體壓鑄、高壓、換電等全新技術的應用都將為新玩家打開一片全新的盈利空間。由此看好:1)比亞迪、特斯拉,以及具備創新能力的新勢力企業的業績兌現度。2)處于積極轉型期的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3)特斯拉供應鏈,包括: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精鍛科技、三花智控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