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競賽,讓mRNA技術正式走上臺前,也快速成為產業和資本熱點。
(資料圖片)
因為讓人驚嘆的mRNA技術,前景絕不僅限于預防性疫苗。還包括治療性疫苗和免疫療法。
目前,各大藥企關于mRNA技術的研究如火如荼,或許不久的將來就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但是,mRNA并不完美,因為其穩定不高等諸多缺點會導致天花板受限。在這一背景下,挑戰者環狀RNA賽道開始逐漸升溫。
因此與mRNA相比,環狀RNA理論上具備穩定性更高、表達時間更長、生產成本較低等優勢,有望解決線形mRNA面對的多種挑戰。
8月16日,默沙東宣布與Orna公司達成一項總額高達36.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Orna公司的環狀RNA平臺,開發包括傳染病和腫瘤學領域的疫苗和療法,為環狀RNA賽道添了一把火。
環狀RNA賽道,或許開始起風了。
/ 01 /
從“垃圾”到研究熱門,
一切因高通量測序而改變
環狀RNA(circRNA)的特殊之處在于其結構。與以 5' 帽和 3'尾終止的線性 RNA 不同,環狀RNA形成的是共價閉環結構。
實際上,環狀RNA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被人們發現。只不過,它最初被認為是基因剪切的副產物,并無顯著功能,所以被忽視了。
不過,2010年之后,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進步,環狀RNA的結構和功能開始為人所知。
目前,醫學界已經發現了數千個circRNA。大量的細胞研究表明,環狀RNA通過調節轉錄、剪接、mRNA穩定性、翻譯和信號通路、以及作為翻譯模板來調節基因表達,功能遠超線性mRNA。
因為眾多機制導致,環狀RNA還參與了人體多種病理狀況的發展,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包括癌癥。
一些研究發現,許多環狀RNA與腫瘤病理學過程中的細胞周期有關。并且,在多種癌癥中觀察到許多環狀RNA的異常表達,表明它們在腫瘤發生和腫瘤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例如,在胃癌中,環狀RNA之一的circPVRL3表達水平的降低,會加速胃癌的進展和導致更低的生存率。
當然,也有些環狀RNA會促進腫瘤的發生。例如,在肝癌領域我們發現,另一環狀RNAciRS-7可能作為miR-7的ceRNA,競爭性地抑制miR-7的活性,促進癌基因的表達。
這一發現,也讓我們有了對抗腫瘤的新型武器。畢竟,ciRS-7或許是癌癥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靶點。
正是環狀RNA的功能與特性不斷被發現,其前景也愈發“光明”。
/ 02 /
既可以是臨床診斷標志物,
也可以是治療手段
目前來看,環狀RNA不僅有望成為臨床診斷、治療和預后的生物標志物,也可以靶向治療的潛在靶點。
僅作為生物標志物,環狀RNA前途便不可限量。因為,環狀RNA具有諸多特點,導致其非常適合作為一種生物標志物。
特點可以總結為“保守的序列、組織特異性、高穩定性和高豐度”
首先,是高豐度。雖然環狀RNA通常具有低表達水平,但在某些情況下,由于更高的表達或時間積累,它們的豐度可能超過同源線性mRNAs的豐度,更容易檢測。
其次,是高特異性。環狀RNA高度特異性,在不同細胞和組織類型以及發育階段的表達模式非常多樣化,辨識度較高。
另外,高保守性。環狀RNA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保守,有研究發現小鼠和人類中的直系同源基因,依然有5-30%相似的保守環狀RNA。高保守的序列,也導致其更容易被“針對”。
最后,則是高穩定性。環狀RNA由于其結構特殊性,可以抵抗線性mRNA衰減機制的降解,半衰期為18.8-23.7h(其同源線性mRNA為4.0-7.4h),這讓其同容易在包括唾液、和血液等體液中被檢測發現。實際上,環狀RNA的穩定性大大提高,這是其被視為前景超過mRNA的核心原因。
若能充分利用上述幾個特點,環狀RNA或許可以成為我們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肝癌中,環狀RNA之一的Hsa_circ_0001649 便會顯著下調。這表明它可能作為一種新的潛在肝癌生物標志物,根據其表達水平來判斷腫瘤大小的變化情況。當然,不僅是腫瘤,包括阿爾茲海默癥等,環狀RNA都是潛在的生物標志物。
實際上,基于特異性、保守性等特點,環狀RNA不僅是生物標志物的潛力選手,更有希望成為絕佳治療靶點。
正如上文所說,RNAciRS-7可能作為miR-7的ceRNA,競爭性地抑制miR-7的活性,促進癌基因的表達。ciRS-7理論上,也是我們治療肝癌的靶點之一。
盡管目前還沒有任何使用 circRNA 作為癌癥治療靶點的臨床前報告,但這種情況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發生變化。
/ 03 /
成為下一個風口背后,
風險與機遇共存
當然,凡事都要客觀來看。雖然環狀RNA前景看似不錯,但其終究還只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技術。正如上文所說,我們對環狀RNA認識的提升,主要就是在近十年時間。
這也導致整個領域要想真正突破還有待時日。因為,僅近十年時間,我們對其認識并不深刻。目前,環狀RNA還有許多謎團,無論是其精確的形成機制,還是運輸和成熟過程,都在等待答案。
例如,據觀察,大多數環狀RNA在細胞質中巡邏,但它們起源于細胞核,因此提出了它們如何穿過微小核孔的問題。
此外,許多環狀外顯子(85%)與蛋白質編碼序列重疊,但大多數環狀RNA不編碼蛋白質這一事實仍有待研究。在臨床上,它們需要進一步測試,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診斷程序。
當然,醫學界對其研究也在不斷向前,成果也會持續落地。
例如,oRNA公司便希望利用環狀RNA更為穩定等特點,超越mRNA技術。目前,oRNA公司開發的基于環狀RNA的CD19 CAR-T療法已經進入臨床階段。
由于該療法直接體內產生經過修飾的免疫細胞,若臨床成功無疑有望克服現有體外CAR-T 療法的障礙。
國內企業也在前進。目前,以環碼生物、圓因生物、吉賽生物、科銳邁德為代表的環狀RNA新銳,紛紛打造了環狀RNA技術平臺,與海外企業齊頭并進。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他們也會帶來好消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