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吃主食會導致大腦功能衰退?醫生提醒:可能是這些原因
在國人的餐桌上,主食大多是米飯、面條、饅頭等。女生都是愛美的,渴望擁有一個好身材節食便十分常見。
主食提供了我們全天膳食50%以上的能量,如果不吃主食會導致身體營養不均衡,是很多疾病的誘因。
醫生表示,不吃主食可能導致大腦功能衰退,大腦細胞的活動需要血糖,血糖來自主食。如果不吃主食,血糖太低,大腦會出現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犯困的情況。大腦每天需要130克淀粉來提供能量,如果長期不吃主食會造成大腦功能衰退。
另外,主食攝入過少,人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不夠用,就會動用身體中儲存的蛋白質和脂肪,影響肌肉的修復增長。
不僅如此,減肥期間不吃主食,整體食物攝入量不足,食物殘渣不足以讓人產生便意。少部分的水分被大腸吸收,還會促進大腸中腐敗菌增殖,使腸道菌群失衡。
人體神經系統需要大量B族維生素,這種營養的主要來源是谷類食物。長期不吃主食容易缺乏B族維生素,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失調,導致失眠。
我們在吃主食時要注意互相搭配,互相組合,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主食的重量為250-400g,大約為2-3兩米飯,或者1-2個饅頭,可以把這些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搭配新鮮的蔬菜和適量的蛋白質。
針對一些體重過重的人或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飯前20分鐘先喝一小杯水,或先喝點湯,也可以直接吃蔬菜類的食物,然后吃蛋白質類的食物,最后吃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