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出血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很多人都是刷牙見血,如果這樣,大家不妨先檢查檢查自己的刷牙方式是不是太暴力了!
門診中,大部分的患者對于刷牙,都是“例行公事”:隨便刷幾下、粗暴大力刷、牙刷毛過硬、打橫拉鋸式刷牙等等, 這些操作,不僅沒有把牙刷干凈,日久天長還成了損害牙釉質、損傷牙齦的罪魁禍首。
(資料圖片)
正確的刷牙方式,應該是巴氏刷牙法,操作見下圖,每次刷牙2-3分鐘,每天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
除了刷牙太用力,牙齦出血也有可能是以下原因所致:
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患者在刷牙或者吃東西時牙齒會流血,即使使用維生素或者止血藥物也沒有任何的效果,單純靠洗牙并不能緩解。最有效的方法是牙周深創,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局部麻醉,清除掉深藏在牙齦里面的牙結石和病變組織,這樣才能夠減少牙齦出血的幾率。
妊娠期齦炎和妊娠瘤
常開始于妊娠的第3~4個月,牙齦紅腫、松軟、極易出血。分娩后,妊娠期齦炎多能消退到妊娠前水平,而妊娠瘤常需手術切除。有的人在慢性牙齦炎的基礎上,于月經前或月經期可有牙齦出血,可能與牙齦毛細血管受性激素影響而擴張、脆性改變等有關。長期口服激素性避孕藥者,也容易有牙齦出血和慢性炎癥。
患上了全身性疾病
牙齦出血是很多疾病的一種癥狀,并不是疾病,有一些全身疾病也會導致牙齦出血,比如白血病、甲狀腺異常、脾胃功能亢進、肝硬化以及惡性貧血等。因此,在遇到牙齦有廣泛的自動出血,量多或不易止住時,應考慮有無全身因素,并及時做血液學檢查和到內科診治。
精神壓力過大
平時工作和生活壓力比較大,刷牙時會出現牙齦出血,同時也會伴有口臭。這類人群要學會釋放壓力,選擇正規的醫院進行洗牙,并且要配合正確的刷牙方式。
活動義齒不適
有活動義齒時,由于不合適的義齒壓迫牙齦組織,也可造成牙齦出血。
最后提醒:如果長期有牙齦出血,建議及時就醫,通過視診觀察牙齦的顏色、形狀,質地是否有變化,探診檢查牙齦是否存在探診出血來初步判斷牙齦是否有炎癥。外傷時應檢查牙齦的傷口,患者有義齒時檢查是否有義齒壓迫。
*本文內容為知識科普,不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