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在全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上,市公安局宣布將參照“馬橋經驗”,在全市各縣(市、區)至少建成一個標準化、規范化交警中隊。
什么是“馬橋經驗”?“標準化交警中隊”建設又為馬橋鎮的基層社會治理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近日,記者走進馬橋,就此進行了采訪。
根治“三車”隱患
為道路交通安全“補漏洞”
??悼h馬橋鎮位于襄陽與神農架林區交接處,境內匯聚著高速公路、省道及礦區、旅游、鄉村等多種類型道路。這個集“三區”(山區、礦區、景區)于一體的磷礦大鎮,車輛日通行量高達15000余臺次,事故隱患多、風險大,交管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管好礦車、“黑車”,是守住全鎮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近日,當記者來到馬橋交警中隊時,中隊長彭仁章向記者展示了滿滿一柜子的“‘黑車’戶口簿”:“我們給每一臺‘黑車’都建了檔,確保每臺車都按程序報廢。”
過去,為了謀生,一些早應被強制報廢的“黑車”悄悄上路,成了危害鄉村道路安全的“移動隱患”。
2020年,整治“黑車”攻堅戰打響。馬橋交警中隊組織專班上門宣傳法規、講解危害,讓車主主動拆解一批;約談礦山、運輸企業負責人,拒絕給“黑車”裝載礦石,讓車主自動淘汰一批;對“黑車”發現一臺扣押一臺,強制拆解報廢一批。
截至2021年10月,馬橋鎮的337臺黑車全部解體清零,這一長期威脅山區道路安全的隱患被徹底解決。
為管好數量龐大的礦車,馬橋交警中隊實行每月一次駕駛人安全例會、每季度一次安全培訓、每半年通報一次駕駛人違章情況、每年簽訂一份安全承諾書的“四個一”措施,打好安全駕駛“強心針”。交警還聯合路政部門、礦山企業,運用站點值守、天眼巡查、流動治超、按噸位裝貨等方式,讓車輛不敢超載、超載上不了路。
對于另一重要管理對象——農用車,馬橋交警中隊則以“標語上墻”“喇叭常響”“傳單入戶”“提醒到人”為標準,宣講農用車輛違法載人的危害后果,嚴查交通違法,形成震懾,有效消除群死群傷事故風險。
緊盯以上“三車”,馬橋交警中隊實現了風險隱患的動態清零。2021年以來,馬橋鎮轄區再未發生多人傷亡的交通事故。
分級“三色”管理
系緊道路交通“安全帶”
走進馬橋交警中隊研判大廳,最顯眼的就是覆蓋了一整面墻的“三色地形圖”。彭仁章告訴記者,地形圖上的紅、黃、藍三種線條,代表的就是全鎮各種類型道路。
通過復盤近年來交通事故多發路段、危險點段,馬橋交警對轄區道路用“紅、黃、綠”三色標注:“紅色”代表危險路段、“黃色”代表路段路況復雜,“綠色”代表安全暢通。交警每季度對道路分級狀況一評估,動態調整,分類進行風險管控。
對“紅色”路段,公安、交通、企業、村委會聯動實行高等級管控,每日一巡查,治理事故隱患,直至消除風險。
對“黃色”路段,警輔聯合每周一巡查,開展常態化巡邏糾違,見警管事,確保安全。
對“綠色”路段,側重宣傳,創建引導。交警組織地村、社區、運輸企業從交通安全宣傳入手,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路。
彭仁章說,通過“三色”管理,交警可以隨時掌握轄區道路的風險點、隱患點,便于有針對性地安排警力,從而起到預防事故的效果。
在“三色”管理基礎上,馬橋交警還開展了全域常態化巡邏巡查、輕微違法教育糾正、惡劣天氣預警堅守、高壓態勢嚴查重處、危險路段隱患治理的“五法”工作法,全方位系緊道路交通“安全帶”。
數據顯示,馬橋轄區已連續12個月未發生亡人交通事故,礦區公路連續25個月未發生亡人交通事故,全域交通監控系統、交通事故遠程視頻快處、三輪車違法載人預警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提升“智治”水平
啃下交通管理“硬骨頭”
7月15日14時45分,一輛無牌三輪車非法載人駛至馬橋鎮中坪大橋時,被安裝在路口的三輪車違法載人系統發現,并發出預警。研判民警通過對違法車主進行人像比對,準確識別出駕駛人是楊某。
不到1分鐘時間,該人員的身份信息被發送至外勤民警。5分鐘后,楊某在附近一處路口被民警攔下,并接受進一步處理。
這個三輪車違法載人預警系統,是馬橋交警中隊創新研發的一項管理“利器”。它主要布建在鎮區的重點卡口、路段,指令民警對三輪車違法載人進行追蹤、攔截。
這種自創的“智能范兒”管理手段,在馬橋鎮不算少數。
全鎮在集鎮、省道等多路口架設視頻監控探頭53個,接入中隊指揮中心大廳,民警可實時監控道路通行狀況,實現可視化管理,對擁堵、事故、隱患等警情第一時間調度路面警力處置。2021年以來,全鎮利用視頻巡查處理警情400余起,查處違法行為310起。
為解決山區出警時間長、現場撤場慢的難題,馬橋交警中隊聯系電信部門研發了“交通事故122視頻快處系統”。通過該系統,民警可在中隊指揮中心用遠程視話直達事故現場,引導事故雙方截圖或錄像固定證據后,即可通知當事人撤場。今年以來,全鎮通過快處系統處理事故81起,出警和撤場效率大幅提高。
近年來,馬橋交警中隊還圍繞建設全市樣板、模范農村交警中隊,進行功能分區建設,統一設置功能室,大力開展規范建設。
7月,省公安交管局相關領導在該中隊調研時,對“馬橋經驗”給予了充分肯定。8月9日至10日,全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確定,將按照“馬橋經驗”在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一個標準化、規范化交警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