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交匯點訊 近年來,江蘇省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一系列創新舉措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其中人社部門承擔了重要職責。6月27日,江蘇省召開“努力推動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中繼續走在前列”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專場,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科技人才;科技人才創新活力能否充分釋放,關鍵在體制機制?!睆埡陚ソ榻B,近年來,人社部門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做到貼近用人主體、貼近科技與生產一線,突出放權松綁,主動加強與科技、教育等部門協同聯動,先后整體下放全省高校職稱評審權,授權紫金山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點科創平臺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
不斷完善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政策,支持高校院所服務國家和省戰略需要,招聘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可以先招聘后備案;遴選10家高校院所試點開展自主確定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高、中、初級結構比例,并自主聘用,賦予崗位聘用更大自主權;不斷完善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允許高校院所按規定自主認定高層次人才,自主確定高層次人才薪酬水平和多元化薪酬形式,一批束縛科教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破除,有力地助推江蘇區域創新能力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比绾芜M一步通過改革釋放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制度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科技競爭優勢?
張宏偉表示,下一步,人社部門將進一步樹立問題導向、求解思維,持續深化科技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等體制機制改革,力求“破得深”“立得準”“放得活”,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制度保障。
——建強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江蘇共建有各類博士后載體1550個,累計招收博士后3.4萬人,載體建設和博士后招收均居全國前列。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首屆全國博士后揭榜領題現場交流對接系列活動中,江蘇包攬全部4塊金牌;蘇州實驗室等50家單位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設站數位居全國第一。接下來,我們將瞄準國家和省實驗室、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科創載體和重點產業集群,發布2023年度省卓越博士后計劃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揭榜領題榜單,完成2023年度省卓越博士后計劃遴選工作。聚焦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重點面向省級以上實驗室等科創平臺、行業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新設不少于100家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舉辦首屆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江蘇選拔賽,為優秀博士后人才搭建“練兵比武”舞臺,更大力度引導博士后人才從“實驗室”走上經濟建設“主戰場”。
——用好人才評價“指揮棒”。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并舉,在去年印發職稱評價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資歷、唯獎項”不良傾向政策基礎上,會同省科技廳研究修訂自然科研人員職稱評價標準,注重評價原創性貢獻、學術影響力和研究能力,淡化論文數量要求,逐步將論文由“必選”轉變為成果“多選”;完善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識別、評價、使用人才的機制,支持“揭榜掛帥”攻關人才直接申報高級職稱;會同省教育廳督促高校教師職稱評價標準落地落實,將橫向科研、社會服務等評價指標與縱向科研擺在同等重要位置,促進高??萍汲晒D化。圍繞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動態調整職稱評審專業,深化開展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高級職稱評審試點工作;抓緊推動科學技術普及職稱評審工作落地;加快建立技術經紀職稱評價體系,培育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探索完善人才評價退出機制,重點開展高校院所職稱評價效果專項檢查,對違反師德師風、學術品行不端或長期不認真履職、作用發揮不明顯的,按規定程序撤銷高級職稱資格和相關人才稱號,打破“一評定終身”。
——解決人才靈活管理使用“新課題”。支持高校院所設置創新型崗位和特設崗位引進特殊人才,高校院所可根據創新工作需要設置開展科技項目開發、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科研社會服務等工作的崗位,并按規定調整崗位設置方案;通過調整崗位設置難以滿足創新工作需求的,可按規定申請設置特設崗位,不受崗位總量和結構比例限制。支持高校院所探索在創新崗位實行靈活、彈性的工作時間,便于科研人員開展創新工作。建好用好全省統籌管理、動態流轉的事業單位編制“周轉池”,精準支持重點科研單位、重大項目平臺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建立協同攻關人才特殊調配機制,健全配套保障措施,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跨體制調集人才組建攻關團隊。探索研究下放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專業技術二級崗位評審權,遴選一批省屬高校先行試點,允許試點單位自主確定專業技術二級崗位申報條件、自主評審、自主聘用。
——強化人才激勵“聚焦點”。會同省教育、科技、財政等部門研究制定高??蒲性核匠曛贫雀母镌圏c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參加國家高??蒲性核匠曛贫雀母镌圏c。對高端人才密集、國家和省戰略發展重點扶持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給予適當增核,增核部分主要用于高層次人才績效工資分配。將事業單位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納入績效工資規范管理,成果完成單位按規定對做出重要貢獻人員的現金獎勵,計入所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不受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限制,不作為單位下一年度績效工資總量基數。充分保障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在職、兼職或離崗創業待遇,高層次人才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到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的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可利用與本人從事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在職創辦企業,可帶科研項目和成果離崗創業,其收入按規定歸個人或按合同分配,不受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限制,不計入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鼓勵社會力量按照國家和省科學技術獎勵有關規定在江蘇設立科學技術獎項,加強指導服務和監督管理。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宣 程曉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