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觀察 >

江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

8月27日上午,江蘇區域現代化研究院與江蘇經濟報社聯合舉辦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與實踐”全國高端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經濟學者匯聚南京。江蘇經濟如何現代化?還有哪些亟待突破的瓶頸?經濟學者們提供了頗具見地的觀點與建議,既矚目長遠,又關注當下。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經濟結構轉變是戰略核心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在論壇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須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經濟現代化是現代化進程的先導和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也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重要基點。他表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應客觀認識其關鍵問題,深入探索其實施路徑。

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胡國良在論壇圓桌對話中認為,經濟現代化發展路徑,強調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以“一體兩翼”為重點。“一體”是指“產業體系”,“兩翼”指科技創新和經濟體制。對話中,南京審計大學經濟學院戴翔教授指出,如何推動從傳統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變,無疑是經濟現代化戰略的核心。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沈開艷在主題發言中分析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宏觀背景。這一概念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產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既要解決好我國經濟現階段面臨的現實問題,又要跨越常規性長期性關口。她認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應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

實現產業轉型:催生經濟現代化發展動力

論壇上,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既是經濟現代化的現實瓶頸,也是關鍵動力所在。江蘇要率先實現經濟現代化,必須首先在這幾個方面實現突破。

對于產業的服務化轉型,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夏杰長在主題發言中做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服務業占據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但目前中國服務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他認為,要使中國服務業走向現代化,還需激勵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培植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型服務業集團和充滿生機活力的小微企業;積極培育三大產業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圈;推動服務業集聚區成為“增長極”;加強區域間合作,走以內促外的發展之路。

夏杰長認為,相比制造業,江蘇服務業相對較弱,亟待升級。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發展空間也更大,面向先進制造業的生產性服務業便是其中潛力最大的領域。

胡國良在圓桌對話中指出,產業體系現代化是經濟體系現代化的核心。他建議,江蘇應從四個方面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其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繼續淘汰落后產能,發展高端產業。其二,借助疫情帶來的供需結構變化,加速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其三,從“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維度提升產業鏈能力,“強基”“強創”“強鏈”。其四,從“國內國際雙循環”視角推進產業鏈融合發展。推動13個省重點培育產業集群內部產業鏈深度融合,支持傳統“塊狀經濟”向先進制造業集群轉型。通過產業鏈優化,解決產業轉移“對外快、對內慢”問題。

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領域,江蘇眾多“新基建”企業正在迅速成長壯大。對于產業轉型,企業界有著來自市場前沿的敏銳看法。常州微億智造主要提供工廠智能制造升級改造服務。該公司合作人侯大為坦言,當前中國產業轉型已無現成經驗可循,必須依靠自己摸索。侯大為說:“當前制造業存在典型的供需錯配的問題。在需求側,各類帶貨網紅手握巨大的流量,卻無法迅速將需求轉化為產品,甚至無法選到合適的品類。在供給側,中低端產品和標品過剩,高端產品、個性化定制產品、創新產品卻供給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微億智造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出了“超級虛擬工廠”服務,實現區域產能最大化使用,促進區域產業數字化改造升級。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曾凡銀在主題發言中認為,要實現經濟現代化,綠色應是底色。不能重復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他提出,重點支持低能耗低排放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式發展,打造新的增長引擎;健全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梯次綠色化有序轉移的體制機制;區域合力促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多元化。

創新、開放與共同富裕:經濟現代化仍有三大突破口

與會專家學者們認為,自主創新驅動、內外雙向開放、民眾共同富裕,是中國經濟現代化的突破口,也是江蘇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

南京審計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戴翔在圓桌對話中指出,江蘇制造業強、服務業相對弱,皆與開放程度緊密相關。經濟現代化要求江蘇更大力度推進開放強省建設,努力把江蘇打造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成為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具體而言,可通過引進更高層次的外資,聚集全球高端創新要素,通過擴大貿易聯系,與發達經濟體“拉鉤不脫鉤”;通過擴大“雙向開放”,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展江蘇開放發展新空間。

沈開艷指出,經濟現代化須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此方面中國已有明顯變化,但仍有待提升。2019年全球研發投入TOP2500家企業中,美國企業研發投入總額為3477億歐元,中國企業為1188億歐元。據2021年3月公布的數據,美國研發強度首次突破3%,中國增至2.2%。

江蘇省金融研究院院長吳先滿在主題發言中提出,實現經濟現代化,必須健全完善現代收入分配體系,進一步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他認為,要讓居民收入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分配差距也能繼續縮小,必須做好國民收入的三次分配。保持工資的持續穩定增長,并深化財政稅收制度改革,逐步提升國民財富性稅收占總收入的比重。既減輕實體經濟企業的負擔,也解決高收入群體繳稅額與財富水平不相稱的問題。

關鍵詞: 跨境電商 生態環保 營商環境 金融機構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