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型”人才,是指“能人型”領頭人才、“返鄉型”創業人才、“致富型”鄉土人才。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三型”人才大展拳腳,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突出貢獻。如今在鄉村振興中,“三型”人才應該繼續大施所能、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讓“能人型”人才為鄉村振興“賦能”。“能人型”人才,說白了就是選強配優村級“兩委”班子,這在鄉村振興乃至鄉村長遠發展中尤為重要。一支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村級“兩委”班子,能起到“領頭雁”作用,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只有選強配優“能人型”領頭人才,才能帶動一方經濟發展。這在近年來一些發展較好的鄉村得到了充分體現,一些地方選好了“領頭雁”,不僅發展了一批支柱產業,還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讓“返鄉型”創業人才在鄉村振興中“顯能”。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需要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隊伍,返鄉人才優勢明顯。其一,他們對家鄉感情深厚;其二,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其三,他們在外打拼多年,擁有一定的資金和人脈。這些優勢能讓他們在鄉村更快更好地找準致富門路,幫助父老鄉親走上致富路。因此,在重視返鄉人才上,需要多方發力。首先,要讓他們“回得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返鄉人才創業提供更便利、更高效、更精準的服務。其次,要讓他們“留得下”,讓他們在產業發展、鄉村治理、文明鄉風等方面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力軍。最后,要讓他們“能發展”,為他們搭建創新平臺,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幫助解決農業技術難題,精準指導、精準服務產業發展。
讓“致富型”人才在鄉村振興中“逞能”。農村致富帶頭人有一定的致富理念、發展經驗和經營能力,在實現自身致富的同時,對周邊群眾的增收致富發揮著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帶動村民富、全村富,重在最大限度發揮“致富型”人才的引領作用。一些地方通過“致富型”人才帶動,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讓產業發展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撐,這就較好地發揮了“致富型”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