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魏薇
2022年,房地產行業持續調整。房企經營面臨重重考驗,行業洗牌加速。但這樣的行情下,卻有一些企業做到了逆勢向上。
(資料圖)
3月30日,建發房產旗下房地產投資業務主體建發國際(01908.HK)披露2022年全年業績。公告內容顯示,在行業持續承壓之下,建發國際卻做到了有品質的增長,顯示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報告期內,建發國際實現收入996.35億元,同比增82.6%,毛利152.19億元,同比增長67.6%,歸屬股東凈利潤49.33億元,同比增38.9%。
業績向好之下,建發國際公布,擬于2023年7月7日派末期息每股1.3港元。
拿地聚焦核心城市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房企來說,優質的土儲是業績增長的重要基石。
自2021年市場下行開始,多家房企減少甚至是停止拿地,此時的建發國際搶占時機加速入場,將業務布局擴展到了全國70余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建發國際的新增項目中,91%位于一二線城市。截至報告期末,其土地儲備總可銷售面積約達1,620.4萬平方米,共計251個項目。
建發國際表示,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中,其將堅持高流動性的資產結構布局,圍繞獲取“流動性高+利潤優+地段好”項目的投資策略,深耕經濟增長好、人口凈流入的一二線城市及強三線城市。
優質而充足的土地儲備,有力支撐了建發國際的銷售業績。在克而瑞2022年度的銷售榜單中,建發國際已躍進前十。將時間拉長來看,可發現近年來,建發國際的行業排名連年進階。
有數據顯示,2022年商品房市場出現了有統計數據以來最大幅度下跌,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42%。而建發國際在期內的全口徑銷售金額約1,691億元,同比增加約3%,遠優于行業均值。
財務狀況保持穩健
2022年,行業融資與銷售均進入下行階段,全年非銀融資規模腰斬,海外債、信托融資受阻嚴重。資金鏈成了掣肘房企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這方面,穩健的財務表現帶給了建發國際更多逆勢向上的底氣和動力?!叭兰t線”出臺后,建發國際得益于自身良好的運營周轉及母公司建發房產的強大后盾,已連續多年保持三線綠檔水平。
截至2022年末,建發國際的資產總值達3,934.63億元,銀行及手頭現金約502.8億元,相較于2021年底的483.5億元增加約4.0%。一年內到期的借款約59億元,現金短債比5.5倍。期末凈負債權益比率約52.6%,相比于2021年底的62.9%下降約10.3個百分點。
此外,其在2022年交付的物業總建面約為464.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5%。2022年,建發國際全口徑回款金額約1,622億元,回款比例96%,回款比例多年保持在90%以上。
多業務協同發展
在地產開發業務穩步增長的同時,建發房產旗下的其他業務板塊錄得了高質增長。
其麾下物業板塊—建發物業(02156.HK),實現期內營業收入約22.91億元,同比增長約47.1%。毛利約為5.37億元,同比增加約37.9%;毛利率約為23.4%。凈利潤約為2.51億元,同比增長約56.2%;歸母凈利潤約為2.47億元,同比增長約55.1%。
在管面積方面,建發物業在期末的合約建筑面積約為9,056萬平方米,合約項目數量584個,同比分別增長約22.6%及19.4%;在管建筑面積達約4,620萬平方米,在管項目數量353個,同比分別增長約39.8%及26.1%。
綜上可以發現,建發物業正在從規模擴張為主向有質量的增長轉變。截至期末,建發物業的業務范圍已經覆蓋中國16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60個城市,在管項目353個,覆蓋28個城市,逾280,000戶家庭。
此外,2021年12月,建發國際完成了對合誠股份(603909.SH)的收購。據悉,合誠股份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工程監理、設計咨詢、試驗檢測、維修加固等,與建發國際的主營房開業務契合度高,可形成較高的協同效應,有助于提升其房開業務的生產效率和生產管理能力,進而增強建發國際的企業競爭力和經營效益。
日前,“合誠股份”已更名為“建發合誠”。2022年,是建發合誠并表建發國際的第一個完整年度。這一年,建發合誠實現營業收入12.61億元,增幅49.8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69.85萬元,增幅40.25%。
2023年,隨著房地產再度被重申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有業內人士預期,今年將是行業筑底回暖的一年,地產行業將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而憑借穩健的投資策略,健康的財務狀況、優質多元化業務協同等競爭優勢,建發房產無疑已占有先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