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拼多多(NASDAQ:PDD)集團發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拼多多集團去年第四季度收入為398億元,同比增長46%,全年營收為1306億元,同比增長了39%,整個2022財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 315.381 億元(45.726 億美元),較 2021 年的人民幣 77.687 億元增長 306%。
(相關資料圖)
2022年是拼多多從“重營銷”向“重研發”戰略轉型的第二年,公司持續加碼技術創新投入。
財報顯示,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拼多多去年全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5%,金額超百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四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達到24億元。
不得不說,相比同行和大盤,拼多多這份財報的增長率好得有些“過分”。而且,不但營收增速靚麗,拼多多的財務狀況也得到進一步強化: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為人民幣 1,494 億元(217 億美元),較之2021 年 12 月 31 日的929 億元,一年之內增加了565億元。
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為人民幣 485.08 億元(70.33 億美元), 相比2021 年同期的 287.83 億元,上漲197.25億元。
這份財報的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01 把“重研發”變成一種價值觀
眾所周知,拼多多的現任董事長兼CEO陳磊,原本是拼多多的CTO,也就是掌控研發團隊的技術一把手。
或許是因為CEO出身技術的緣故,拼多多在研發上的投入,歷來都帶著一股子偏執與倔強的調調——既不受資本市場態度的影響,也不會被短期業績的波動所左右。
回顧過去四年來,拼多多每個季度的研發投入就會發現,從上市伊始,這家公司就在按照自己的節奏,有計劃地每年增加研發開支。
長期來看,拼多多對于研發投入的增長斜率非常穩定,而且幾乎不受當期業績波動的過多影響。這證明,對于研發投入,拼多多有自己確定的長期計劃,并且一直在以一個穩健的速度付諸實施。
雖然,由于總收入的增速太快,拼多多的研發投入占比看起來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但如果我們考慮到,整個拼多多的員工規模僅有萬人左右,每年百億量級的研發投入無疑是非??捎^的力度,而這也成為拼多多主營業務持續成長的核心驅動力所在。
正如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所說,公司目前仍處“投入期”,技術創新是業務高質發展的航向標與動力源,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助力供應鏈提效、消費體驗升級。
總結起來一句話,研發費用還得繼續漲。
實際上,作為一家純正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拼多多通過技術的研發和升級,不斷提升消費者的滿意程度,帶給消費者更實惠、更有樂趣的購物體驗,這本身就是作為技術公司的使命,或者說是所有電商平臺的“本分”,而本分二字,恰恰就是拼多多價值觀的一部分。
作為這種價值觀和公司使命的實踐過程,技術研發絕不應當僅僅被看做是賺錢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實現公司長期愿景的一種基礎和路徑。換句話說,“重研發”并不是一種單純的經營策略,而是公司核心價值觀的一個組成部分。
只有從這個角度,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拼多多對于研發投入的堅持和重視。
另一方面,對研發的極端重視,也給拼多多帶來了非常強大的可持續競爭力。
在上市后的四年多時間里,拼多多的經營利潤率從-50%到逐步逼近30%,這個經營效率持續提升的過程,和拼多多對于研發的持續投入的過程是高度重合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認為,拼多多對于研發的持續不斷的投入,恰恰就是整個公司經營利潤率從負轉正的最主要推手所在。未來隨著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拼多多的經營利潤率也有望迎來進一步的成長。
與此同時,拼多多的平臺GMV也一直呈現快速增長的局面,坊間推測,在過去這一個季度,拼多多的全平臺GMV有望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并在未來的一年內,逼近淘系電商三分之二的規模。
如此龐大和迅速增長的GMV背后,是對于交易處理、云計算技術的穩定性和可拓展能力的非??量痰男枨?。如果沒有充裕的研發投入,很難想象拼多多能夠在如此劇烈的市場競爭當中游刃有余。
02 “以農為本”的拼多多
與其他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不同,拼多多對于農業的癡迷,在全行業當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與其他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喜歡在財報和電話會議里大談業務數據、愿景展望不同,拼多多每一次的財報和電話會議,管理層都會拿出相當的篇幅來闡述自己對于農業的理解和相關業務的進展,這已經成為了這家電商公司一種獨有的特色。在Q4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CEO陳磊再次用很大的篇幅講到了農業:
農業領域,我們將繼續利用資源和技術來促進農業數字化,并產生積極的影響。自2020年以來,拼多多連續三年舉辦農研科技大賽,為年輕的農業研究人員和種植者提供平臺去探索實用技術解決方案,縮短生產周期和促進可持續發展。
我們的團隊通過之前的比賽推廣農業應用,大規模商業化農業技術解決方案,推動農業現代化。
另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新農民培訓,主要由于年輕的新農民紛紛從大城市回到故鄉。他們利用拼多多的平臺直播,向觀眾展現充滿活力的農村新面貌。這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在當地社區發揮重要作用。
平均而言,一個新農民可以帶動5-10個其他年輕人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直接或間接為當地創造約50個就業機會。
拼多多獲得了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糧農組織2022年創新獎。該獎項認可在農業領域產生影響的創新。公司在農業供應鏈中產生了重要影響。這個獎項是對拼多多在農業方面的信任和激勵。公司堅定了要不斷進取,以便越來越多的人可以享受數字化農業技術引用的好處。
你很難找到第二家像拼多多這樣的中概互聯網公司,肯拿出這么多的時間,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宣傳自己的農業戰略。
如果我們放眼拼多多的整個崛起歷程,以及現階段的業務組合,就會發現,拼多多對于農業的重視,是有其充分的歷史原因和現實理由的。
從業務構成角度來看,據第三方數據顯示,水果生鮮等農產品,是拼多多平臺上的第一大品類,GMV占比高達18%,大幅度領先于服飾箱包、數碼電器及美容個護類商品。
2022年,拼多多平臺上農產品相關的GMV至少應在5000億往上,這意味著拼多多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電商流通交易平臺。
因此,從現實業務構成的角度,拼多多對于農業的重視,合情合理,且極有必要。
另一方面,在拼多多的發展史上,農產品相關的品類,曾經為這家電商平臺的崛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拼多多管理層對于農業的重視,也是有其歷史淵源所在的。
而拼多多對于農業領域的持續投入,其熱情絲毫不比對研發的專注遜色:
作為國內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去年底在全國20多個省份發起“暖冬行動”,幫助解決各地農產品面臨的存儲、流通等問題,累計收購農產品近3000萬斤,推動應季農貨線上加速銷售,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去年四季度,拼多多還落地了“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等全球性、高水平農業賽事活動。
比賽以農業發展面臨的“卡脖子”難題為賽題,鼓勵青年科研人員走進山林大棚,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將研究成果最終落腳在鄉村振興上。鑒于在農業科技普惠上的持續投入,拼多多在去年四季度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2022年度創新獎,成為該獎項去年的全球唯一獲得者。
拼多多發起的“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四支隊伍目前正在進行決賽階段的比拼。莫斯提▕攝
根據國內一些主要農業產業帶的需求與實際,拼多多發起了“農云行動”,旨在優化大規模、精準、高效的供需匹配,引導農產區加速“數實融合”;提升前沿科技在農業轉型升級中的支撐能力,助力科技轉化;加大新農人扶持力度,讓鄉土風物特產持續出村進城。
在拼多多等平臺的助力下,作為全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的甘肅慶陽環縣,去年實現了羊產值8年增長近7倍的“狂飆”。期間,當地大力發展科技養羊,遍邀國內外科研專家出謀劃策,還建起了“羊硅谷”,科技轉化及產業發展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近期,拼多多“農云行動”專項小組奔赴云南昆明、嵩明、晉寧等多地,培訓扶持農產帶新商家,推動當地的鮮花、綠植、水果等產業更快“拼上云端”。林波▕攝
03 結語
必須承認,大多數時候,我們真的不太容易看得懂拼多多,看得懂黃崢和陳磊的思路與布局。就像很多人都搞不懂,為什么在拼多多更換CEO、宣布大舉投入農業之后,凈利潤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爆發?
其實,拼多多的財報里,從來都沒有什么新故事。他們想做的事情,從一開始就大大方方的講出來,擺在所有人面前。
只是大家往往不愿意相信罷了。
如果你想要看懂拼多多,那么,請忘記每個季度的營銷費用和利潤率波動,忘記股價,也不要在意貨幣化率——這些東西,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短期和階段性的波動而已。
要多做判斷題,少做計算題。譬如說:
拼多多持之以恒的技術研發投入,是否帶來了經營效率的持續性提升?
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拼多多在農產品領域的護城河是否變得越來越堅實?
消費者對于拼多多的滿意度,是否處于持續上升的軌道當中?復購頻率和客單價,是否處于持續的增長狀態?
從財務角度看,拼多多的自由現金流是否變得越來越強壯?
如果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皆為“是”,那么,請你從現在開始,抱之以長期,讓時間來證明一切。
就如同拼多多熱愛的農業那樣——春去秋來,靜待收獲。
相信拼多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