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廣東天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承科技”)將科創板IPO上會,公開發行不超過1453.42萬股。
(相關資料圖)
鈦媒體APP注意到,雖然天承科技的業績在持續增長,但其毛利率較為異常,特別是2019年至2021年期間,天承科技研發人員的薪酬遠高同行均值,毛利率卻遠低于同行均值,其研發人員可謂是“高薪低能”。除了研發人員之外,天承科技還有員工在入職10個月之后就獲得了股權激勵。
估值暴增,入職僅10個月的員工就獲得股權激勵
天承科技成立于2010年11月,由天承化工、廣州道添出資設立,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童茂軍合計控制天承科技41.21%的表決權,為實控人。
在天承科技11年的發展中,其存在估值暴增的現象。2020年8月,睿興二期以23.25元/注冊資本的對天承科技進行了增資,天承科技對應估值為4.75億元;2020年12月,睿興二期、川流長楓、華坤嘉義、才人基金、小禾投資以28.57元/股的價格對天承科技進行了增資,天承科技對應估值為6億元;2021年10月,發展基金以25.71元/股的價格對天承科技進行了增資,天承科技對應估值為10.8億元;2022年3月,皓森投資以31.97元/股的價格對天承科技進行了增資,天承科技對應估值為13.8億元。也就是說,短短近1年半的時間內,天承科技的估值從4.75億元暴增至13.8億元,增長率高達190.53%。
需要指出的是,在天承科技估值暴增之前,其設立了員工持股平臺天承電子,并用于對員工的激勵。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天承電子先后對天承科技進行了增資,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天承電子持有天承科技6.05%的股權。
天承科技設立持股平臺對員工激勵是好事,但其中鄒镕駿、章斯晨是如何獲得股權激勵卻令人費解。據悉,鄒镕駿、章斯晨分別于2019年10月、2019年7月入職天承科技,而鄒镕駿2022年8月入股了天承電子,章斯晨2020年5月入股了天承電子。那么,為何鄒镕駿、章斯晨入職天承科技不久,就能獲得股權激勵?特別是章斯晨,其入職天承科技僅10個月的時間是如何獲得股權激勵?
異常的毛利率,研發人員“高薪低能”?
天承科技主要從事PCB所需要的專用電子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2021年和2022年1-9月(下稱“報告期”),天承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778.8萬元、25724.89萬元、37549.84萬元、28020.2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298.53萬元、3878.01萬元、4498.07萬元、4279.69萬元。
2019年至2021年,雖然天承科技的業績在持續增長,但其毛利率卻在持續下滑。在上述時間段內,天承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43.49%、32.08%、28.33%,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44.05%、42.76%、38.36%??梢?,天承科技的毛利率始終低于同行均值,特別事2021年其毛利率較同行可比公司均值低了10個百分點。
有意思的是,雖然毛利率不如同行,但天承科技研發人員的待遇卻遠高于同行。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2021年,天承科技研發人員的人均薪酬分別為18637.34元/月、17876.56元/月、18577.91元/月,而同行可比公司研發人員的薪酬具體如下:
這也意味著,天承科技研發人員平均薪酬明顯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高出幅度達43%至72%。同時,結合天承科技的毛利率,其研發人員可謂是“高薪低效”。那么,為何天承科技研發人員擁有如此高薪酬的情況下,公司毛利率卻較低?
更為有意思的是,2022年1-9月,天承科技的毛利率為31.48%,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20.48%。天承科技到底是如何做到在2021年毛利率還低于同行均值10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還能反超同行均值11個百分點?
37.4%的募集資金用于補流
從募投項目看,天承科技此次欲募集40108.85萬元分別用于年產3萬噸用于高端印制線路板、顯示屏等產業的專項電子化學品(一期)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2022年末,天承科技未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為39134.94萬元。換言之,天承科技欲通過此次募資“再造一個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募投項目中,有一個項目或引起爭議,它就是補充流動資金。據悉,天承科技此次欲募集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募資總額的37.4%。對此,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向鈦媒體APP表示,一般情況下,企業IPO募集資金中,補充流動資金的占比超過了 25%會受到監管層的特別關注。與此同時,鈦媒體APP注意到,報告期內,天承科技合計分紅的金額為4000萬元。那么,為何天承科技要邊分紅還邊“要”問市場要如此多的資金用于補流?有關上述問題,鈦媒體APP發函至公司,但截至截稿沒有收到公司的回復。(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鄧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