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一直被網友調侃為“紅杏出墻”的紅墻股份(002809,SZ)于2月26日發布公告,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5.60億元的可轉債。
紅墻股份是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混凝土外加劑專業制造商,而減水劑則是外加劑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目前以聚羧酸系外加劑、萘系外加劑為主導產品。
(相關資料圖)
鈦媒體APP發現,紅墻股份除了業績下滑之外,還面臨著諸多困境,如市場規??s小、應收帳款逐年增加等。盡管如此,紅墻股份依舊在公司依舊在募資擴產。
業務下滑,卻依舊募資擴產
縱觀紅墻股份去年的發展,成績單并不算亮眼。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紅墻股份營業收入6.94億,同比下降39.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287.99萬元,同比下降30.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4123.42萬元,同比下降42.56%。
公司目前有兩大主營業務,分別是混凝土外加劑業務和水泥業務。實際上,這兩大主營業務的收入也在下降。2022年上半年,紅墻股份營業收入4.55億元,同比下滑41.52%;其中混凝土外加劑營業收入4.36億元,同比下降41.23%;水泥營收1870.57萬元,同比下降48.24%。公司表示業績變動主要原因為受疫情防控雙重影響,下游建筑市場需求降低,導致公司發貨量下降。紅墻股份作為混凝土外加劑的專業制造商,公司所處的行業與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
此次發布的預案顯示,紅墻股份擬發行不超過5.60億元的可轉債,募集資金用于年產32萬噸環氧乙烷及環氧丙烷衍生物項目,項目建設期為2年,其中該項目分別計劃建設年產15萬噸減水劑聚醚生產線、年產7萬噸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生產線、年產2萬噸聚醚多元醇、年產4萬噸丙烯酸羥基酯和年產4萬噸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生產線,上述所有的項目均是為了擴產公司現有的產品。換言之,盡管紅墻股份業務步入下滑通道,公司卻依舊在募資擴產。
那么,紅墻股份業務下滑的前提下,此次擴產計劃是否會給公司帶來產能過剩風險,以及在如此業績背景之下為何還要持續擴產?針對于上述問題,鈦媒體APP多次致電紅墻股份,截至發稿暫未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據2022年4月紅墻股份發布的關于前次募集資金情況的使用報告中可以看出,公司于2016年募集4.5億元資金,扣除發行費后,共募集3.9億元,計劃用于建設項目和補流。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原本計劃投入的三個項目全部終止,并將其中2.3億元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此外,紅墻股份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近年來公司一直試圖收購標的,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如公司曾擬收購江蘇超力、擬收購湖北恒利建材65%股權、收購武漢蘇博、黃岡蘇博、湖北蘇博65%股權,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應收賬款高居不下
紅墻股份除了面臨業績下滑的困境外,還將面臨應收賬款逐年增高的困境。
紅墻股份2019年-2021年的應收帳款分別為6.48億元、8.65億元、11.25億元,應收賬款逐年增高。同時,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雖然紅墻股份的應收賬款為8.82億元,但卻占總資產比例43%。
雖然紅墻股份作為專業化混凝土外加劑制造商,其應收賬款與建筑行業的回款特點密切相關,應收帳款高屬于行業共性,但實際上,公司近幾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低于同行。2019年-2021年,同行可比公司蘇博特、壘知集團、科隆股份三家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2.07次、1.96次、2.12次,而紅墻股份應收賬款率分別為2.06次、1.77次、1.56次,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紅墻股份應收賬款周轉率僅為0.92次。紅墻股份應收賬款的不斷增加,不僅會增加公司的回款風險,也可能會給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帶來影響。(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李若菡)
關鍵詞: 紅墻股份應收賬款高居不下 公司業績下滑 卻依舊募資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