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資訊 >

基金代銷江湖變局:銀行頹勢漸顯,券商收復失地

2022年的基礎市場巨震,攪動了基金代銷江湖。

近日,中基協公布了2022年四季度銷售機構非貨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數據。與前兩年的高歌猛進相比,2022年的成績單表現不佳。


(相關資料圖)

總體來看,前100家合計股票+混合公募基金、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分別為5.65萬億元、8.01萬億元,同比分別下跌12.51%和3.82%,環比分別下跌0.95%和4.16%。

從市場格局來看,銀行系、第三方、券商系三方格局總體穩定,但也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整體來看,券商系增速一騎絕塵,銀行系整體表現不佳,第三方格局穩固。截至 2022 年四季度末,基金保有量前100中有53家券商、26家銀行、19家第三方代銷機構、2家保險公司。

招商銀行、螞蟻基金和天天基金仍穩坐行業前三,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分別排在第8、第9位,首次進入前十。

銀行頹勢漸顯

相較之下,銀行系市場占有率仍然最高,但股混類公募基金銷售占比卻出現了明顯回落。四季度,銀行股混類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同比下降23.75%,非貨類公募基金同比下降11.43%。

在各家機構層面,招商銀行股混類產品規模下滑至6204億元,較2021年的7910億元下滑了1706億元,同比降幅達到了21.57%,環比下降1.4%,但規模仍然穩居銀行類機構第一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位列第2-5位,分別為4383、3327、2698、2152億元,同比增速均大幅下滑。

此外,農業銀行股混類產品規模下滑了1102億元、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均下滑超500億元。

非貨類基金保有規模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位列第2-5位,分別為5080、4380、3971、2486億元。非貨類基金前五中,興業銀行表現亮眼,同比增速達59.62%、環比增速30.8%,此外,平安銀行、寧波銀行也逆勢提升,環比增加24.7%、14.3%。

“銀行權益基金保有份額自2021年一季度持續下滑,在前100機構中占比從61.1%下降至51.1%,整體下降趨勢明顯。其原因一是基金代銷業務占比較低,銀行在戰略上或重視不足,二是自身在權益基金上服務客戶的能力不足,預計份額被侵蝕的趨勢仍將長期持續?!碧祜L證券非銀團隊指出。

券商收復失地

券商系在基金代銷市場獲得了顯著提升。

百強機構中,券商的股混類(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量為1.26萬億,同比大幅增長33.84%,環比增長7.62%;非貨類公募基金保有量為1.44萬億,同比大幅增長41.56%,環比增長4.99%。

從券商內部機構表現來看,中信證券、華泰證券首次進入榜單前十,分別位列第8、第9。國新證券、江海證券四季度邁入百強,位列第97、100?;涢_證券、東海證券下滑出百強之外。

中信證券是最大贏家,股混類基金保有量1417億元,非貨類基金保有量1733億元,均位列第一。股混類基金保有規模中,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位列第2-5位,分別為1226億元、821億元、723億元、683億元。前五券商環比同比均有所上漲,中信證券同環比均高于30%。

非貨類基金保有規模中,前五家位次保持不變,保有規模分別為1367億元、948億元、807億元、736億元。同比均實現大幅增長。

對此,方正證券研究所認為,券商受債基縮水的影響很小,優勢集中在股票和混合型基金上,22Q4券商系偏股基保有量的市占率從20.46%提升到22.23%,擠占了部分銀行的市場份額。

此外,第三方銷售平臺中TOP2(螞蟻基金、天天基金)份額進一步集中,占榜單內其余第三方銷售平臺比例為72%。但是以上TOP2平臺的非貨幣基金保有量也均出現了明顯下滑,分別為1.2萬億、0.6萬億元,環比分別下降10.0%、6.8%。 

顯然,2022年四季度債券市場的大幅震蕩導致債基、銀行理財產品凈值的下降,對于基金市場造成了明顯沖擊。

在這一背景下,作為基金代銷江湖的最重要的三方力量——線上用戶觸達能力最強,運營經驗豐富的互聯網公司;擁有最龐大客戶資源、線下觸達能力最強的商業銀行;以及投研實力最強的券商都應該認識到,基金代銷已經步入了一個新時期,越市場動蕩越考驗機構的投研和投顧能力。

華西證券非銀金融團隊指出,如果說基金快速發展期,各銷售機構比拼的是客戶資源、營銷網絡“觸達率”,那么在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均大幅波動的2022年,基金銷售真正考驗了投顧能力,也就是“投”資產配置、“顧”投資者教育乃至情緒疏導的綜合服務能力。(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蔡鵬程)

關鍵詞: 基金代銷江湖變局銀行頹勢漸顯 券商收復失地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