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財信
作者:安 然
廣州綠十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綠十字)成立于1991年12月23日,主要從事高端腸外營養制劑及多品類化學藥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6月28日,廣州綠十字攜手中金公司闖關創業板;7月25日,深交所發出一輪問詢函,之后廣州綠十字于11月11日更新了招股書,并在11月18日對一輪問詢做出回復,12月2日,深交所向其發出二輪問詢函,目前廣州綠十字尚未回復。
【資料圖】
攜手保薦機構多次被罰
此次IPO,廣州綠十字的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然而這位合作伙伴近年來似乎發生了不少問題,多次受到處罰。
企查查顯示,2019年至2022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中金公司曾多次被證監會和上海交易所給予警示。
2019年5月17日上交所發布公告,因中金公司作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保薦人,在報送的回復意見中擅自改動上交所的問詢問題中涉及的數據被上交所予以監管警示。
2021年1月20日證監會公告,因中金公司在保薦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未勤勉盡責督促發行人按照監管要求清理相關對賭協議并履行披露義務,未主動就對賭協議是否符合相關監管要求發表專項核查意見,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
除了保薦機構被處罰外,廣州綠十字自身問題也曾被媒體曝光。廣州綠十字廣州辦事處通過給付醫院和醫生財物,利用商業賄賂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銷售其所生產的“復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劑”藥品1,200多萬元,從中非法牟利63萬元,后被區工商部門沒收其非法所得60萬元。
此外,廣州綠十字在監管部門的抽查檢查中多次被發現問題。 據企信網,僅2021年、2022年廣州綠十字就有多達11次被相關部門抽查發現問題并責令改正。
(截圖來自企信網)
兩版招股書產能數據“變臉”
研究中還發現,廣州綠十字的一獨立董事兼職或值得關注。
據招股書,2021年3月至招股書簽署日(2022年11月7日),張克堅在廣州綠十字任獨立董事一職。而同時,張克堅還擔任廣州朗圣藥業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華潤醫藥(03320)獨立非執行董事、合肥醫工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醫工醫藥)獨立董事、海翔藥業(002099)獨立董事、成大生物(688739)獨立董事、博濟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其在多達7家公司任職高管;其中,合肥醫工醫藥也正在接受上市輔導,若廣州綠十字和合肥醫工醫藥都成功上市,則張克堅任職獨董的上市公司滿五家。
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2號——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獨立董事提名人在提名候選人時,應當重點關注獨立董事候選人是否存在同時在超過五家公司擔任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情況。
更值得注意的是,廣州綠十字關于產能數據存在兩版招股書前后不一致的情況。
截至目前,廣州綠十字共更新了兩版招股書。據初版招股書(2022年6月28日披露),目前廣州綠十字主要通過其自身和輝能藥業兩個主體開展自主生產活動。報告期內,廣州綠十字以生產瓶裝注射液和袋裝注射液為主。2021年,廣州綠十字的袋裝注射液年產能為700萬袋,產量為637.06萬袋,產能利用率為91.01%。
而在新版招股書(2022年11月11日更新)中,廣州綠十字的袋裝注射液的年產能變成了1,108.00萬袋,當年產量仍為637.06萬袋,產能利用率降為57.50%。
與此同時,初版招股書中用“呈上升趨勢”來描述公司瓶裝和袋裝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整體走向。而新版招股書中,廣州綠十字卻改口稱公司瓶裝和袋裝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整體較為平穩。
除新版招股書產品產能和產銷率數據發生改動外,廣州綠十字此次募投項目或也值得關注。
此次IPO,廣州綠十字擬募集資金10.00億元用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綠十字藥物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總投資57,983.87萬元用于生產復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和復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Ⅶ2款現有產品和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等6種新品類。
據一輪問詢回復,該募投項目所涉及的復方氨基酸注射液產品為瓶裝產品,報告期內廣州綠十字的瓶裝注射液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7.33%、86.45%、75.48%和62.37%,產能利用并未飽和。
此外,廣州綠十字還存在重復補流的問題。除補充流動資金27,016.13萬元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還包含鋪底流動資金12,249.35萬元和預備費2,177.83萬元,合計補流41,443.31萬元,占此次IPO募資總數的41.44%。
對于上述問題廣州綠十字或應予以解釋,《壹財信》也將繼續關注。
The post 廣州綠十字一獨董兼職多達七家,兩版招股書產能數據“變臉” appeared first on 壹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