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對于今日頭條來說,如何更好地把握住優質創作者,如何讓更有價值的內容被看見,已經成為每年都繞不過去的話題。
“22年對比21年,頭條周活躍創作者規模增長了66%,周發文規模也增長了87%?!苯袢疹^條新任負責人張超給出了這樣一份答卷。除了高度活躍的創作者外,7000億優質內容扶持流量、40萬活躍興趣創作者一起組成了頭條這篇寫給未來的報告。
12月27日,2022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海南舉辦,張超在大會主論壇中發表演講,上面那些數據正是頭條過去一年做出的努力。除此之外,還有優質創作者、興趣創作者、內容掘金三個分論壇沙龍,數十位創作者一起參與了這場關于平臺未來的大討論。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十年前,今日頭條正式上線,隨即在國內資訊平臺領域刮起颶風。十年過去了,頭條已經遠遠不只是一家資訊平臺,已經朝著內容巨頭的道路走出了很遠。
新的問題正在產生:過去一年頭條都做了什么?頭條到底想要成長為一個怎樣的平臺?新的十年,頭條又將走向何方?
“優質”,內容永遠的關鍵詞
如果要為今日頭條內容發展提取一個關鍵詞的話,“優質”絕對是繞不過去的一環。
在過去的多屆生機大會上,頭條都曾表達出對于優質內容的重視,持續把提升優質內容作為最主要的平臺發展策略。在2021年底,頭條提出了內容品鑒官機制,利用在各領域具有專業以及一定審美能力的真實用戶組成的品鑒官,解決界定“優質”,挖掘優質內容創作者等問題,建立起了獨特的用戶-品鑒官-創作者生態,通過最及時的反饋與專業判斷為優質內容在平臺上的流行鋪路。
解決了“何為優質”的問題,2022年的頭條迎來了優質內容噴發的一年。
頭條在2022年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優質創作者計劃”。在張超看來,優質創作者計劃代表著平臺內容戰略的深度進化。2022年7月,優質創作者計劃正式上線,基于內容品鑒官等機制,創作者可以自主加入優質創作者的行列,通過優質的作品內容獲取更豐厚的創作激勵。計劃的核心內容仍舊是“激勵”,但相比于過去幾年的扶持政策,優質創作者計劃放開了門檻,規模進一步擴大,扶持力度也得到了不小的加強。
氣象學博士魏科就是頭條上的優質創作者之一,作為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員,他從今日頭條誕生之初就成為了一名忠實的用戶。作為一個每天都在“抬頭看天”的研究者,他關注著整個星球上氣候的變幻,但他想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研究,了解氣候背后潛藏的知識。
“天上的事,和這片藍天下的每個人都有關?!?017年開始,他選擇成為一名內容創作者,并以“科學有溫度魏科”開始了自己的科普之路,極端高溫為什么會出現?為什么全球變暖之下冬天還那么冷,在他的作品里,我們身邊的氣候現象被一個個拆解開來,并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分析,直接明了的為關注者解答了各種氣候問題。
在他看來,科普真正的要義是讓普羅大眾感受到科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讓更多人意識到,氣候研究其實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憑借專業過硬的內容,魏科收獲了23萬粉絲,而平臺的支持也讓他的內容被推送到了更多人面前。在加入創作者計劃的半年里,他推出的中國氣候專題節目深受歡迎,引起了大量用戶的深入討論。
氣候問題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而是實實在在地擺在了每個閱讀者的眼前,魏科的科普也正影響著更多人。有人看了魏科的辟謠,不再聽信氣候相關的偽知識,也有用戶進一步了解了氣候變暖背后的原理與真相,愿意在生活為環保做出一份貢獻,對于魏科來說,這也是他不斷做科普的深層動力。
還有許許多多像魏科這樣的創作者在頭條平臺上活躍著。
根據張超的介紹,目前已經有很多創作者加入了計劃,其中超過半數的創作者受到的流量扶持在加入計劃后增長了至少兩倍,他用一組數據進一步展現了優質創作者計劃的成果:超過半數圖文創作者受到的流量扶持達到了五倍以上,在圖文這樣的優勢類型,頭條的創作者可謂收獲頗豐。
除此之外,流量普遍提升之下,“爆款內容”的產生概率也提升了近一倍,在現如今的頭條上,每18篇優質內容就有一篇閱讀數超過10萬+,爆款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這些爆款在“品質”上的是有所保證的,優質內容的正向影響力正在進一步提高。
頭條對于優質內容的支持到底有多大?據張超介紹,現如今每天頭條都要額外拿出20億流量專門扶持優質內容,換算過來就是一年超過7000億的流量池在為創作者敞開,換算到每位用戶身上,每天在刷頭條時,用戶能夠額外看到15篇平臺的優質內容,頭條幾乎是把好內容“端”到了用戶面前。
在知識化、專業化內容正成為趨勢的今天,頭條對于優質內容的良苦用心是能夠理解的,其代表的不僅是為了滿足用戶的訴求,更是搭建平臺護城河的需要。
值得關注的是,優質創作者計劃不僅是一種流量激勵,它也同樣在改變著整個平臺的內容分發機制,并通過機制的進化催動內容水平的提高。在大會上,張超也進一步闡釋了頭條的真正用意:“本質上,這其實是對頭條推薦系統從追求‘即時反饋’,到兼顧‘長效價值’的一次重大調整?!?/STRONG>
2023年,頭條還會拿出2000億流量供給優質圖文內容,再度加碼創作者計劃。以“優質內容”為基底,以不斷優化的系統機制為邏輯,今日頭條已經為下一個十年的起跑做好了準備。
多元多面,包羅萬象
青山連綿,湖面上煙波浩蕩,一位身著漢服的女子端坐在小舟之上,懷中抱著琵琶,眼眉低垂。
小舟靠在岸邊,在幾位古裝男子的見證之下,琵琶聲響,在連綿悲切的樂曲之中,女子凄涼的眼眸與微弱的燈光搖曳著呼應。伴隨著琵琶聲急,叫人一時夢回人聲鼎沸的鬧市曲苑,一時仿佛萬人矚目。然而琵琶聲終歸嗚咽,直叫舟上青衫者潸然淚下。
很多人可能都想象不到,這是頭條上發布的視頻內容。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頭條基本上都是資訊與觀點輸出,面向的用戶也主要是中年男性群體。事實上,頭條正在轉型的路上飛速前進著,興趣內容正在成為平臺的半壁江山。
音樂內容創作者柳青瑤就是興趣內容創作者之一,上面描述的場景就出現在她重現名篇《琵琶行》的視頻中,視頻播放量超過了14萬,在評論區里,有用戶留下了“一曲未了已入神,穿越心魂欲往行”的精彩評論?,F如今,像《琵琶行》這樣的垂類內容在頭條上的閱讀規模已經基本與資訊持平,我們印象中那個資訊平臺,有近一半的閱讀量是靠用戶的“興趣”撐起來的。
頭條已經變成一個綜合性的內容平臺,深究背后的原因,或許與頭條用戶的多元化有關。據頭條官方介紹,在頭條過億的日活用戶里,中年男性群體占比近三分之一,除此之外,3000萬中年女性用戶、2500萬年輕用戶選擇把頭條作為每天高頻次使用的內容App之一。
從身份分布來看,頭條涵蓋都市中產、精致媽媽、小鎮青年、精英白領等超過八種群體,用戶畫像非常多元,其中還包含多種對內容有著高消費要求的群體,這決定著頭條的內容必須是多元多面的。
同時新用戶群體的擴張也在不斷促進著各種垂類內容的蓬勃發展。“VKKKKK大魔王”就是案例之一,這位創作者將自己定義為“執著于好身材的中年少女”,專注健身領域內容,目前已經收獲了超過20萬粉絲,每期健身內容都有幾萬人關注,成為了頭條健身領域的優質創作者之一。根據頭條官方數據,包含健身內容在內的健康領域是2022年最火熱的興趣垂類之一,也是頭條女性粉絲TGI最高的垂類之一,與美食、健康、情感、三農、時尚等領域并駕齊驅。
育兒這樣的高價值內容領域也在成為頭條的熱門內容。創作者“宇軒的爸爸是超人”就深耕這一領域,在他的內容里,他與兒子一起進行各種有趣的探索與體驗,野營、趕海、做實驗,在寓教于樂中育兒,目前頭條上有超過40萬人在跟宇軒和他的爸爸一起見證他的成長,并從中學習育兒知識。
根據頭條作者增長策略負責人臧倩的介紹,育兒與汽車、旅行、商業等領域一起,成為了2022年年輕用戶最為關注的內容。
張超也在演講中提到了興趣內容的壯大,“每周有近40萬興趣創作者在這活躍,周發文超過300萬。據臧倩介紹,平臺每周新增的作者規模,較21年,顯著增長了37%,其中一大部分是興趣內容創作者。
多元興趣內容的興起,平臺的深層助推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是“作者增長”,據臧倩介紹,頭條的作者增長策略并非一味的追求數字規模的擴大,除了吸引全網創作者入駐之外,頭條更關注創作者的成長,讓更多用戶成為創作者,讓創作者在選擇更多元的今天,更愿意留在頭條平臺上。
例如2022年3月推出的優質新星扶持計劃,就致力于幫助冷啟動興趣內容的新手解決流量及創收問題,實打實的為新興興趣創作者著想,通過流量扶持等方式保護新人。她介紹,截止目前頭條將優質新內容的流量提升了225%,新手們的收入中位數也增長了200%。頭條官方的作者增長團隊甚至開始“手把手”教創作者如何運營好自己的賬號,從高流量、高粉絲的創作者身上總結出了一定的創作規律,幫助新手們快速上道。
除了作者增長外,平臺的助推機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與優質內容推薦系統的優化一樣,頭條從底層邏輯開始設計,為興趣內容提供更多的機會。張超直言,頭條在探索的是將更多內容推薦給真正喜歡這些作者的分發方式。
這種分發方式是高度精準、快速觸達的,同時面向多元小眾領域的創作者,讓他們擁有更穩定且高粘性的流量保障。同時在產品端,頭條也在試點更利于多元內容發展的內容消費方式,如雙列瀏覽、小組等。
在這樣的分發系統之下,頭條已獲得了一定的成就,興趣內容的關注流量增長了150%,是非常利好興趣內容創作者的。頭條也并不甘心止步于此,在生機大會上,張超也釋放了比較積極的信號:在2023年,還將為興趣內容增加3000億關注流量池,扶持興趣創作與個人化的多元表達。
如果優質代表著深度,興趣則在拓寬平臺的邊界,而多元內容的豐富,無疑也將為平臺的內容循環、商業變現等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為內容創作開啟新未來
在優質內容、興趣內容這兩條方向上,頭條正在開啟新的征程,而真正決定內容能走多遠的一個重要因素,仍舊是平臺的商業表現。
正如前文所述,頭條已經為下一個十年的起跑做好了準備。如果說優質內容和興趣內容代表著平臺的兩條強壯的雙腿,那么商業變現必然是動力的根本來源,決定著平臺能夠奔跑多遠。
這也是頭條一直最關心的問題,在他們看來,“變現”仍舊是真正推動內容不斷生產進化的組成部分,對于全網內容平臺來說,實現內容生產-變現-反哺內容的正向循環非常重要,也是平臺內容生態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無論上述提到的哪一個方向的內容扶持,也都需要更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
在此前頭條作者的核心收入方式是分成,這也是頭條最為重視的創作者變現方式之一?!皩τ诜殖?,我們仍然是以最高優先級在迭代?!贝髸?,張超也強調了對于分成模式的重視。在2022年,頭條對此前建立起的創作者分成體系進行升級,基于優質的內容發展策略,做出更“專注”的調整,也就是將分成模式更加向優質內容傾斜。
頭條將其高度概括為“讓更多高價值內容得到更多價值回報”。決定分成收入的維度也不僅僅取決于閱讀量等因素,優質與否以及粉絲閱讀等將擁有更重的比例,也就是說,內容質量與粉絲粘性將會提高創作者的收入上限。頭條給出的方法是將這兩大維度的分成獎勵系數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如基于優質系數、粉絲閱讀系數1-3倍的獎勵,在基礎閱讀單價的基礎上,系數之間相乘,好內容的分成收入也將被大大提高。
這是一種對于內容與創作者更深層次的尊重,只要你愿意認真創作好內容,平臺不會吝嗇,這不僅實實在在的提高創作者的收入,更將進一步提升內容內涵的高價值,從而促進整個平臺內容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頭條官方數據,2022年頭條優質創作者總收入,YOY增長了7.5%,其中分成體系的改革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而在這7.5的增長中,非分成收入的快速增長也值得關注,在2022年,頭條創作者非分成收入增長了20%,對于收入的貢獻度也更高,達到33%,這同樣是平臺高度重視的成果。
從幾年前開始,頭條就在非分成收入上展開了努力拓展,多元的商業變現不僅能夠提升創作者的收入上限,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獲取更穩定的收入,有利于平臺留住創作者,更能為平臺的商業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與許多內容平臺一樣,非分成收入基本由商單、專欄與電商等方式實現。以商單為例,在2022年4月,頭條推出了“真知優選達人團”產品,通過平臺運營的方式為創作達人與品牌之間搭建橋梁,讓具有營銷能力的創作者拿到商單,實現合作與變現。目前這一產品的范圍并不算大,但在半年時間里已經為200多位創作者實現了超過800萬元的收入,可謂精品。
為了進一步為品牌、企業提供內容選擇,頭條也在努力孵化精品內容IP,通過高價值、高IP影響力的精品節目,實現更高層次的營銷需要。目前頭條已經推出了《這很科學》《歷史開講》《頭號解憂館》等多個內容IP,實現了較高水平的商業合作。目前來看,伴隨互聯網內容精品化的趨勢,頭條的選擇也是較為正確的,在過去半年時間里,平臺已經為500多位創作者創收2000萬,正在品牌市場里建立起影響力。
電商、專欄等收入方式也更被重視,這也是頭條大力發展興趣內容的需要,進一步擴展內容的多元領域,才能為電商、專欄等營收方式提供內容基礎,伴隨著內容池的不斷深化,坐擁身份多元的用戶群體,消費的潛力也是無窮的。
重新回看2022年與這一次的生機大會,我們都能看到頭條對于創作者的重視,無論是對于優質多元內容的扶持還是在商業變現上做出的努力,頭條正不斷踐行著自己作為內容平臺的責任:讓好內容能被更多人看到,讓創作者通過內容賺到更多的錢,這也將內化為平臺的差異化優勢,催動其不斷向前進化。
不知不覺中,頭條已經走過十年了,開始邁入下一個成長期,正如張超的演講主題一樣“頭條十年,感謝有你”。在與創作者的互相助力、互相扶持之下,新十年的故事正緩緩拉開帷幕,一個關于創作、價值與生機的故事。
關鍵詞: 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