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百事通!《三體》被群嘲,中國科幻電影還在等自己的“阿凡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又到了科幻迷們集體“吃席”的時候。

最近,被視為“救市”之作的《阿凡達2》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豆瓣開分8.4,首日票房突破1.25億元,在坊間不斷引發熱議。盡管有不少觀眾吐槽劇情老套、落入“老白男”價值觀窠臼,但不可否認的是,《阿凡達2》的視聽效果已經是當前人類電影工業的巔峰了。

同時,背負著巨大期待和壓力的《三體》動畫終于開播,這部作品從前期籌備到制作定檔花了近5年時間,網傳僅特效投入就超過一個億,但高期待下動畫版《三體》也陷入口碑爭議,“中國科幻第一IP就這水平?”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后,官方在近日放出第一波預告片,結果有博主質疑道,預告畫面里飛行器起飛時有細節上的bug,“無論是電影還是現實世界里,只會墜機,沒有其它可能”。導演郭帆緊急回應會“趕緊改”,但這也讓電影質量多了幾分不確定性。

微博截圖

要知道,上一部《流浪地球》已經是目前中國科幻片的最高水平,不管是特效制作、內容立意還是票房成就都不輸好萊塢大片,2019年也被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伤哪赀^去了,科幻大門已開,風遲遲未至,中國科幻片沒等到水平相當的后繼者。

一直以來,科幻片都是承載電影人理想與情懷的類型,但由于制作周期長、投資成本大、制作技術要求高,國內市場上很少看到科幻電影。更深層的原因是國內電影工業體系尚未成熟,電影制作團隊并不健全,電影內容的創意環節薄弱、劇情缺乏故事支撐,科幻元素常常淪為其他電影類型的佐料。

中國其實不缺乏發展科幻片的土壤。這些年,國內出現劉慈欣、韓松等一批優質科幻小說家,誕生了很多優質科幻IP?!读骼说厍颉穭撓碌?6.55億票房,也讓資本不再遲疑,開始蜂擁而入。如何系統性地建立和培育中國科幻片的產業體系,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電影工業體系不成熟

科幻片的制作,一直都被視為一個國家電影工業發展程度的試金石。中國科幻片短期內主要面臨的兩個問題,一是沒有好的電影導演和制作團隊去建構;二是硬件的差距,特效制作能力短期內趕不上好萊塢水平。

雖然《流浪地球》的成功,讓很多觀眾看到中國科幻電影崛起的希望,但原著作者劉慈欣自己都認為,這種現象只是短暫的狂歡,長時間來看,中國科幻電影市場并沒有掀起多大風浪。距離《流浪地球》上映四年過去了,這些年電影市場卻鮮有好的科幻作品問世。

電影版《三體》因成片過于粗制濫造,至今下落不明。跟《流浪地球》同年上映的《上海堡壘》則成了國產科幻片的群嘲范本,該片號稱投資3.6億元,最終只換來1.2億的票房和豆瓣2.9的低分。網友熱評,《流浪地球》開啟的科幻元年怕不是要被《上海堡壘》搞成絕唱。而今年上映的《明日戰記》,口碑也不盡人意,并沒激起太多水花。

《流浪地球》建立的標桿,似乎變得不可復制。事實上,電影《流浪地球》的誕生本身就具有偶發性,導演郭帆和7000人的電影團隊,花費4年時間,經歷四、五次制作預算超支的情況,在技術、資金、經驗都缺乏的情況下,靠人力和協作“扛”出來的電影。

連導演郭帆自己都說:“我們工業化不足的時候就是靠人肉填的,我們的經驗不是很多,但是教訓很多。拍攝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中國電影(行情600977,診股)工業化還是處在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STRONG>

一般科幻電影中的酷炫屏幕效果都是由UI組設計制作的,但此前中國科幻片沒有UI組的概念?!读骼说厍颉返母睂а莶坏貌晦D為UI總監,導演助理就成了UI執行。預算不夠,技術問題難以解決,UI組就用“土法特效”和人海戰術解決難題。而這不過是《流浪地球》劇組遇到的萬分之一的困難。

由于產業化時間較短,我國影視行業的流程和管理都存在較大問題。《敢死隊2》的導演西蒙·韋斯特曾表示,中國劇組常常是邊拍邊制作計劃,所以要不斷面臨各種臨時問題?!霸诿绹挥邪俜种俅_定劇本是按照這個模式進行公司才允許拍攝,大規模的片子必須用可預測工業化模型做?!?/P>

近年來,國產片的視效工業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流浪地球》中,75%特效由中國團隊制作,包括片中難度最高的部分,國外特效團隊的Weta Workshop僅負責了片中的實體外骨骼部分。

但是距離好萊塢的頂級制作,不管是從工業、技術還是思路上,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比如清透絲滑的水感在視覺技術上很難實現,而《阿凡達2》不僅還原了水的質感,還展現出海洋“藍色的一萬種層次”。

近日導演路陽在與卡梅隆直播連線后表示,“在看完《阿凡達2》之后,能知道在很多最終呈現以及技術的細節上,我們需要去摸索,去開發的東西太多了?!?/P>

內容才是科幻片的靈魂

科幻片的精髓在于其科幻概念的設定以及獨特的世界觀架構。技術層面暫時超越不了好萊塢,故事層面可以是一個突破口。再好的工具和手段,都是為了更好、更自由地服務創作團隊想象中的細節和內容,畢竟,劇情才是電影核心。

中國科幻電影的上升空間很大,但目前問題還是很多,首先創意環節就太薄弱。中國不乏有優秀的科幻作家,可由于版權制度和代理人制度不明晰,小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轉換成可流通交易的商品,進入電影產業鏈困難重重。

在國內,專業的科幻編劇是比科幻小說家更稀有的物種??苹秒娪靶枰谐墒斓念愋推巹⊥瓿蓮奈膶W到劇本的轉換。沒有可執行的劇本,就更罔論可執行的電影項目?!读骼说厍颉酚?人團隊通過編劇軟件分工協作,也從側面暴露出國內綜合性科幻編劇的稀缺性。

一些電影創作者容易陷入邏輯誤區,認為拍中國科幻電影就是模仿拍好萊塢大片,只會玩外國電影玩過的科幻梗,燒錢拍“大場面”。在世界觀的設定上稀碎,在文化上又不倫不類。《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談及創作過程時,會強調視覺特效有多難做,飛船、外星人、對抗場景有多難設計,反而忽略了劇本邏輯的合理性以及與觀眾的共情。導演為了拍科幻片去生搬硬套一個故事,而不是讓特效和技術為劇情服務,這本就是一種創作倒置。

相比之下,《流浪地球》的成功之處就在于講好了一個中國文化內核的本土科幻故事。當西方科幻片推崇個人英雄主義,強調開疆拓土和冒險精神時,《流浪地球》表達了對故土的熱戀,對家的執著,在情感表達上沿用中國人喜歡的敘事方式。

西方人理解不了:太陽都要毀滅了,人類為什么不自己逃跑,非要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而這恰恰是獨屬于中國的浪漫和科幻敘事。

或許對于電影創作者而言,未來拍中國科幻電影更大的命題是,如何不陷入好萊塢敘事窠臼,傳達出中國文化的內在性和復雜性。

劉慈欣就曾表達過一個觀點:“《三體》不符合好萊塢的基本原則。故事可以很復雜,背景也可以很復雜,但主題一定不能復雜,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但《三體》就不是那么黑白分明?!?/P>

中國科幻片的模糊界定

中國科幻片發展比較晚,長久以來,科幻元素都成為其他類型片的佐料。

《長江七號》《瘋狂的外星人》《霹靂貝貝》等影片,僅僅采用了“外星人”的科幻設定,過于喜劇化、幼稚化的傾向,讓它們無法承擔起科幻類型片的使命,把它們視為喜劇片或寓言片更合適?!堆垈鳌贰蹲窖洝贰秾堅E》等電影雖不乏奇幻因素,但它們脫離科學語境,被稱為魔幻片更為妥帖。

《長江七號》里的“七仔”

今年上映的《獨行月球》雖然包裹上科幻的外殼,但更多人會把它當作是喜劇片。比如片中主人公獨孤月最后舉著宇宙之錘撞向隕石的情節,大部分人不會去追究是否符合科學邏輯,只會感動于他的英雄壯舉。

事實上,科幻片一定是以科學為基礎,具有一定真實性、解釋性和邏輯性。《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影史上知名的科幻片,并不是脫離科學講故事,反而故事的發生正是因為科學??苹秒娪靶枰谥v究科學的基礎上,顛覆觀眾三觀和認知,這也拔高了創作者的門檻。

科幻片不僅僅是大筆投資的文化“重工業”,背后是對科幻題材、科幻知識的認識,是對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好的科幻電影不會停留在特效,而是通過視覺藝術傳達作品構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無論如何,從《流浪地球》到《三體》,起碼證明了中國科幻片發展的無限潛力。工業和技術的進步,只靠幾部電影難以完成,它需要中國電影人長時間、持續地去拍更多這樣的內容。正如《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所說:“科幻元年不是一部電影出現的結果,要有一部又一部科幻片的出現并且確立這個原型,科幻元年才有意義?!??

關鍵詞: 科幻電影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