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靳文雨
因為前一天晚上參加公司會議到很晚,一大早給孩子做完早點的劉柯(化名),就又打了下盹。但他惦記著例行早會,并不敢睡的太實。
這一段時間,公司想盡各種營銷手段,設置了年尾的沖刺目標;作為房產經紀人的劉柯,被每天開不停的會議,整得暈頭轉向,年末的考核壓力,更是壓得他喘不過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實在沒辦法,完不成賣房指標,別說年終獎了,就連月績效公司也沒著落?!边@兩年,他的個人銷售業績一直都不理想,盡管在努力賣房,但成交量依舊寥寥,只能感嘆年關難過。
疫情之下,樓市也“陽”了。這個“陽”不是陽春三月的回暖,而是市場“抱恙”之后,還未恢復到原來正常的狀態。
地產市場要真正回暖,必須融資與銷售“兩條腿”走路,但眼下融資條件不斷放寬,銷售卻仍然乏力,房企的現金流難以應對時艱。
今年以來,開發商們業績普遍不達標。截至11月末,在公開披露年度銷售目標的規模上市房企中,多數企業目標完成率不足80%,不少房企甚至不足70%。就連萬科、保利等龍頭房企,都無一例外。
為了加快現金回流,各家開發商們使盡渾身解數,搬出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樓盤降價、首付分期已是常見,買房就送黃金、送豪車、送地鐵、甚至送彩禮錢等手段更是層出不窮??傊褪?,“只要你敢買,我就敢送?!?/p>
不過,一些城市為阻止房企惡意降價,也發布了“限跌令”,維持樓市穩定。而房企也并非一味地降價,他們有的趁著行業回暖,取消了項目的折扣。
賣房屢現奇招
為了賣房子,開發商們可謂是絞盡腦汁。諸如推出的“特價房”、“工抵房”或“內部員工房”等已經是很普通的銷售策略。
11月,坐標東北,位于沈陽的鐵西經開區招商曦城一批疊拼工抵房,傳出了半價銷售的消息,項目備案了128套房源,吸引了大量的客戶前來咨詢。
現場還來了很多自媒體,拍照的、直播的積極性很高。樣板間來了很多人,想進去的得找到機會擠進去。置業顧問也很忙,想了解項目,需要蹭上來聽一聽。
而在兩千多公里之外的貴陽,有71家房企,拿出共計98個項目6304套房源,推出了“職工商品房團購”活動。開發商們表現出了更大的誠意,除了房價大幅優惠以外,還推出購房利率大優惠。
有房產中介聲稱,首套房商貸可享受3.1%的利率,公積金貸可享受最低2.6%的利率,并且保證買房后兩年內,房子的銷售價格,不會再比此次低。
也有不少房企選擇繼續在首付上做起了文章,其中不乏保利、萬科等頭部企業。據樂居財經了解,今年6月,萬科四季都會就曾推出“首付8.8萬起”活動。雙11期間,優惠力度繼續升級,首付已經下探到5萬元。
保利更是直接推出“央企減付行動”,以首次付5%的空前力度,給予購房者強大的保障和守護。
針對西安市港務區在售單盤保利錦上,保利還提出了“轉介成功即享10000元”“首付7萬起”等促銷動作。位于廣州黃埔科學城的保利錦上,甚至于近期推出了首付款分期長達18個月的營銷方案。
一些開發商們為了營造噱頭,博人眼球,想出了千奇百怪的雷招。
12月7日,在豫東邊陲小城民權縣,建業城2期學府上院發起了“買房送對象,情定建業城”的活動。到達現場看房的顧客,只要掃描二維碼登記個人信息,就可以報名成功。
對于整花活這件事,建業可以說是頗有經驗,此前其就曾在民權縣推出過“小麥換房”“大蒜換房”等招式,此后還被南京、無錫的地產商,照葫蘆畫瓢推出了“西瓜換房”“水蜜桃換房”等。
對于老百姓來說,最有力的促銷方式就是降價,畢竟掏出去的錢少了,人們才有更大的買房欲望,但開發商們卻不能明著這么干。
為刺激買房,開發商們只能絞盡腦汁,琢磨著怎么能變相降價吸引顧客。諸如買房送車位、送家電、送物業費等都已是小兒科,有些還玩起了“買房送地鐵”、買房送戶口和孩子學費的招式。
比如南寧軌道地產在宣傳中喊出,只要在雙十一至年底期間,成交軌道地產任一項目住宅房源的客戶,就能享免費坐地鐵10年的福利。
這波操作屬實賺足了眼球。有人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一個人一天通勤往返乘坐2次且單程均價4元來算,一個人10年的地鐵乘車費用,大概有近三萬元。
實在不知道送什么的開發商,則直接打起了零售行業常用的“買一送一”標語。如川系房企德商集團就聲稱,11月22日至12月25日期間,購買德商全國指定房源,即可獲得位于云南普洱的一套建面約38平方米那柯里溫泉度假房。
不過,僅有成都德商崇江天悅、武漢德商光谷洺悅天璽兩個項目可以享受此優惠,而前者送的僅是一年使用權,其余樓盤可享受的仍是首付分期、送車位、家電或裝修禮包等常規優惠。
漫天的促銷信息,雖看起來新鮮,但可能還難以觸動大部分處于觀望狀態的人。
銷售承壓
迫使房企賣房奇招頻現、賣力搶收的主要原因,無外乎銷售市場的不景氣,房企銷售端不斷承壓。
今年以來,房企暴雷聲陣陣、風聲鶴唳,極大影響了潛在客戶的購買欲望;又疊加市場低迷,買漲不買跌心理影響,不少客戶轉入觀望陣營。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11月,房地產市場繼續探底,重點30城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4%,創下半年單月新低,同比跌幅擴大至30%。11月百強房企銷售規模環比繼續下降0.3%。
前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2125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2%;商品房銷售額118648億元,下降26.6%,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4%。
期內,50強房企中,只有越秀、萬達兩家房企銷售正增長,其余的增長率都為負數。哪怕是實力派悍將龍湖、碧桂園,央企保利、中海、華潤,國企萬科等都無能幸免。
在公開披露年度業績目標的房企中,多數企業的銷售目標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具體來看,自2019年起,上市房企目標增長率便已出現了大幅下滑,從2018年的41%跌至2019年的19%,直到2022年上市房企目標增長率為近5年最低,僅2%。
今年收官在即,盡管開發商大幅收窄了預期,但他們整體目標的完成情況卻仍不及預期。
大部分房企截至11月末的目標完成率不足80%,半數房企甚至不足70%。絕大多數企業前11月的目標完成度,均大幅低于去年同期,部分企業目標完成度,較去年同期的降幅大于20個百分點。
狀態依舊在線的濱江集團、越秀地產,是僅有的兩家目標完成率超過80%的房企,在12月的最終沖刺后,他們或有機會完成全年目標。
而諸如綠城中國、招商蛇口、碧桂園、首開股份等優質民企或國資,目標完成率也只在70%以上,其中碧桂園前11月業績為權益數據,其全口徑銷售金額為4412.9億元,排百強房企第一位。
而美的置業、建業集團的目標完成率,則不及50%,其中建業集團業績目標為530億元,其2022年1-11月銷售業績為186億元,目標完成率僅為35%。
房地產行業環境,正在蓄勢上揚,尤其是“三支箭”的射出、“內保外貸”的加持,更使得暖風頻吹。
但房企靠的是銷售回款、融資“兩條腿”走路,即使融資放寬,能緩解目前的現金流問題,假如樓市持續低迷,房企回款內生動力不足,再多的操作都白搭。
無論營銷手段多么花樣百出,只有消費者肯把錢花出去,這個銷售閉環才可能完成,房企也才能順利回款,穩定現金流。
因此,房企眼下進行的銷售沖刺,或許是年關將至壓力下,釋放的“最后的倔強”。
“限跌”的博弈
房企并不能任性地促銷,因為他們的降價,也是受到節制的。此前一些城市,為阻止房企惡意降價,便發布了“限跌令”,以維持樓市穩定。
如11月23日,湖北省荊門市發布公告,要求穩住商品房價格,嚴禁低價賣房,嚴禁花式促銷,如以工抵房,各種特價房等。并且,公告明確開發商不能打價格戰,當地將依法打擊開發商惡性降價行為。
而云南昭通也發布《關于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文件指出,指導房企根據區域房價水平、市場供需、產品品質等情況合理定價,并嚴格執行一房一價備案制度,不惡意降價,保持房價在合理區間運行。
銷售端“以價換量”,提供特價房、打骨折促銷等優惠,購房者依舊是無動于衷,不敢買,也不想買。說到底,這絕大部分原因還是受到樓市低迷,房企爆雷、爛尾樓等負面信息的影響。
當前樓市仍然處于疲軟狀態,如何穩定市場環境,恢復民眾購房信心,才是最關鍵的。
現實是,如果房價持續下跌,房子更沒人買了,久而久之土地也就更難賣出去。另一方面,新房價格如果崩盤,二手房也守不住,可能會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陷入不好的循環。
不過,房企也并非一味在降價,眼見信貸、債券、股權等融資方式不斷釋放利好,市場看漲,他們也嘗試過利用漲價,來搏一把。借著政策利好,有些房企坐不住了,接連釋放漲價信號來推動庫存消化。
如在深圳,龍華新盤華僑城四海華亭發布通知稱,“即日起收回兩個點的折扣”。該樓盤位于龍華中心區,今年11月3日才取得預售許可證,推出1043套住宅。預售開始時,全款86折、按揭88折,折后最低單價約5萬元/平方米。
這并非個例,在南京、安徽、江蘇等省份,也陸續出現了樓盤取消優惠活動的消息。甚至有不少房地產中介,在自己的朋友圈揚言,今年就是房價觸底之年,優惠只持續到今年,明年就什么優惠都沒有了。
根據風向調整營銷策略,房企是想在博弈中贏得更高的利潤。
關鍵詞: 樓市未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