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PVinfolink數據,繼11月24日多晶硅致密料市場均價下降后,11月30日多晶硅市場均價跌幅繼續擴大,周環比下跌2.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同時根據Solarzoom數據來看,國產多晶硅料價格10月到達高點后,11月也出現較明顯的下降,伴隨著硅料價格出現拐點,硅片價格同樣迎來下降,硅片龍頭中環和隆基11月發布的硅片價格較均出現下降。
其中中環繼10月31日發布調低硅片價格之后,11月27日發布的硅片價格繼續下降,目前其N型150μm的210硅片價格為9.86元/片,較11月初調低前的價格下降7.5%,而隨著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下降趨勢逐漸確認,下游組件裝機量迎來利好的同時也將帶動光伏輔材的市場的增長。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鈦媒體產業研究部
目前以PERC電池為主,TOPCON迎來快速發展
目前太陽能電池行業以P型PERC電池為主,自2017年PERC電池實現量產后,市場份額快速提高,到2021年P型PERC電池市場份額已經達到91.2%,但由于其理論轉化效率瓶頸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隆基的PERC電池保持著行業最高24.05%的轉換率,已接近24.5%的理論極限。
相比P型電池,N型電池由于理論轉化效率更高,將是太陽能電池接下來的發展方向,而N型電池中目前可具備商業化條件僅為TOPCON和HJT兩種,兩種電池理論轉化效率分別為28.7%和27.5%,均高于PERC電池的理論轉化效率。
雖然HJT電池結構相較TOPCON電池更簡單,成本方面更具優勢,但由于TOPCON電池產線可沿用大部分現有PERC工藝,僅需在現有產線設備基礎上進行改進,即由PERC電池的磷擴散工藝更改為硼擴散,以及增加電池背面隧穿氧化層和多晶硅層,相對應設備增加了硼擴爐和LPCVD兩道設備,經濟效益更高,因此,短中期內TOPCON電池相較于HJT電池發展速度將會更快。
行業龍頭包括晶科、天合光能、晶澳以及通威等廠商均在加速對TOPCON電池進行布局,其中晶科能源目前16GW的TOPCON電池處于滿產,預計2022年底產能將達到35GW,根據SMM統計到2023底TOPCON電池的產能將會超過300GW。
POE膠膜更適合TOPCON,核心材料依賴進口
光伏組件主要由電池片以及前玻璃蓋板、膠膜、背板和邊框等輔料組成,其中膠膜處于電池片與前玻璃蓋板以及背板之間,用于保護電池片,延長光伏組件壽命,膠膜成本占組件成本的5%左右,雖然占組件成本較低,但由于其對組件運營壽命起著關鍵作用,是組件封裝的核心材料。
關于文章完整內容分析,可升級為鈦媒體PRO用戶閱讀全文。
關鍵詞: TOPCON電池爆發 POE膠膜迎來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