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
進入四季度以來,生豬市場整體呈現先漲后跌行情。業內預計,已持續回調6周的生豬價格,有望在年底出現反彈。而根據上市豬企披露的11月銷售簡報,部分頭部豬企加快生豬出欄節奏,擴大產能,意味著頭部豬企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艾格農業資深分析師馬文峰對鈦媒體App表示,當前豬價處于下行階段,但由于存在較高的利潤,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及農戶,都會選擇擴大產能,增加補欄。隨著未來產能不斷擴大,后期市場還會面臨供應過剩,從而導致價格明顯下滑。
集團化豬企加速出欄,市占率增高
在高利潤刺激下,不少上市豬企加快出欄節奏,沖刺全年銷量。
牧原股份(002714.SZ)11月份銷售生豬517.1萬頭(其中仔豬銷售8.8萬頭),銷售收入為148.42億元。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計銷售生豬73.9萬頭。
該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結合近期公司生豬生產、銷售的變化,公司將2022年生豬預計出欄量區間上調為6100萬頭-6200萬頭,高于此前在2021年度報告中披露的出欄量區間5000萬頭-5600萬頭。
溫氏股份(300498.SZ)11月的肉豬銷售收入實現同比翻番。公司當月銷售肉豬196.44萬頭(含毛豬和鮮品),實現收入59.33億元,環比變動分別為18.88%、8.39%,同比變動分別為64.30%、145.47%。公司表示,肉豬銷量提升主要是公司投苗增加和生產成績提高所致。
天邦食品(002124.SZ)11月生豬銷售創下年內單月新高。公司單月銷售生豬46.02萬頭,環比增長19.36%,實現收入10.31億元,年累計銷售生豬393.77萬頭。
新希望(000876.SZ)此前表示,2022年生豬出欄目標是1400萬頭,1-10月已出欄1135.59萬頭。2023年規劃出欄1850萬頭生豬,2024年計劃出欄2300萬到2500萬頭生豬,未來希望生豬出欄量在3000萬頭左右。
上海鋼聯農產品分析師徐學平表示,2022年,規模豬企的生豬出欄量先降后升,與散戶相比,產能恢復節奏較快,整體市場占有率仍保持持續上升勢頭?!邦A計到2025年左右,上市豬企的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30%—40%,甚至更高?!?/p>
“面對較高的利潤率,頭部豬企加速出欄就是正常事情?!瘪R文峰對鈦媒體App表示,盡管當前豬價已經處于下行階段,但是依然存在較高的利潤。面對較高的利潤率,養殖企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及農戶都會增加擴大產能,增加補欄。
豬價連續6周回調
自9月下旬以來,全國生豬價格在經歷一波快速上漲后,開始持續回調。目前整體跌幅已超出市場預期,呈現旺季不旺的表現。
據搜豬網數據顯示,10月20日前后,生豬價格一度突破28元/公斤。此后生豬價格開始迅速回落,連續6周價格持續下降。在剛結束不久的11月份,生豬市場大幅走低,單月豬價從26.03元/公斤回落至月底22.13元/公斤,豬價月均下跌3.9元,降幅高達15%。12月7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報22.64元/公斤。
來源:搜豬網
從國內生豬報價表現來看,12月7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平均價下跌0.1元,屠企報價跌至22.6元/公斤,生豬價格震蕩連跌,跌幅明顯收窄,在國內南北地區,北方大部行情止跌上漲,南方多地也出現漲跌震蕩的變化,僅在西南、華南以及華中、華東部分地區,豬價延續窄幅下跌的表現!
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認為,導致生豬價格再度走弱的原因,一方面是需求不及預期,另一方面供應環節所呈現壓力依然較大?!爸?月份增補二次育肥,以及10月份價格上漲時出現普遍性壓欄,導致目前壓欄的大豬依然較多,市場供應依然比較充足,這是目前生豬市場出現疲軟態勢的主要原因?!?/p>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氣溫的持續下降,我國冬季傳統腌臘肉高峰期到來。疊加各地防疫政策出現拐點,預計年底生豬價格有望起底回升。不過對于養殖戶來講,是否能達到較高的利潤水平卻很難說。
“就目前的價位來看,保持在成本線以上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睋T永輝分析,假如成本控制得當,頭均利潤可能會超過500元/頭,如果成本稍高一些,其頭均利潤可能在400-500元之間,假如把之前由于疾病或者死逃率都折算在內,利潤水平還會更低。
“隨著行業產能的不斷擴大,后期必然會面臨供應過剩,從而導致豬價的明顯下滑?!瘪R文峰還特別指出,當前大型集團通過期貨市場穩定利潤,對現貨市場的穩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期貨生產更多為資本投機而非鎖定收益,往往會加劇市場的波動?!坝绕涫袌鲂畔⒉粚ΨQ,一些大型投機者任意釋放虛假消息更是加劇市場波動?!?/p>
板塊持續分化,機構:多只個股處于低位
年內豬價走勢大起大落,二級市場的豬板塊表現分化明顯。
據Wind豬產業指數顯示,截至12月7日收盤,25只豬肉概念股中市值排名第一的是牧原股份,市值2658億元;其年初至今跌幅為5.92%;其次是溫氏股份,市值1225億元,年內跌幅2.24%。上述兩只個股為A股唯二的千億市值豬肉概念股。
豬肉概念股市值漲幅,來源:Wind
年初至今漲幅最高的概念股為益生股份(SZ.002458),累計漲幅達53.4%,目前市值172億元。不過該公司主營雞苗業務,生豬銷售占比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曾位列A股五大豬企之一的正邦科技(002157.SZ),年內累計跌幅達55.49%,在25只概念股中跌幅最大,目前市值僅剩137億元。今年以來,正邦科技業績持續虧損,深陷流動性危機。
國金證券表示,受疫情政策緩和以及氣溫驟降等因素的影響,豬肉消費需求不斷增加,目前還未到達年內消費最旺盛的時刻,消費端有望持續好轉。目前多家企業估值水平仍處在較低位置,生豬養殖板塊配置安全邊際較高,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短期內可能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展望2023年,根據現有數據來看,養殖戶補充能繁母豬積極性一般,能繁母豬存欄量恢復速度較慢,預計明年全年生豬養殖行業處在較好的盈利區間。成本控制優秀和出欄量增速較快的企業有望實現利潤端的持續好轉,存在長期投資價值。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參考今年11月豬價旺季不旺的態勢,我們認為明年豬價的判斷必須將疫情對消費的擾動結合考慮。若明年上半年消費不振,即使供應未大幅增加仍有可能導致豬價超預期下跌,從而帶來新一輪去產能周期;若明年經濟復蘇消費好轉,帶動豬價回暖,則會像2020年預期部分優質企業的成長性和業績兌現(部分標的是在2020年而非2019年豬價創新高時見股價高點)。
上述機構認為,短期來看,上市豬企股價最近兩個月下跌較多,可布局旺季反彈。中期來看,生豬養殖板塊估值已經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可穿越周期布局。成本控制優異、盈利能力有保障、財務穩健的企業有望穿越周期牛熊。(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編輯 | 孫騁)
關鍵詞: 豬價連續6周回調 頭部豬企加碼擴產提升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