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焦點財經訊 中指研究院統計顯示,11月多項政策利好帶動置業意愿小幅回升,但就業/收入預期弱、房價下跌預期等因素仍是制約居民入市的主要因素。
銷售方面,2022年1-11月,重點100城銷售面積累計降幅近四成,單月已連續18個月同比下降。11月,重點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延續10月下行態勢,據初步統計,重點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近11%,同比下降近三成,受當前多地疫情形勢嚴峻等因素影響,多個政策疊加尚未扭轉需求端低迷態勢。
房價方面,二手房價格已連續7個月環比下跌,新房價格環比連續下跌5個月,下跌城市數量處于高位。
供應方面,多因素導致房企推盤意愿不足,1-11月重點城市供應規模同比下降超四成,11月房企推盤力度有所加大,但同比降幅仍近三成。
租賃方面,11月50城住宅平均租金同環比繼續調整,租金環比下跌城市增加至48個。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分析師孟新增指出,11月11日,金融16條出臺,可以看到地產托底政策力度加大;預計房企債務展期和增信發債后,企業短期資金壓力或將得到一定緩解,實現以時間換空間;下一步重點是促進市場銷售企穩。同時近期多部門發聲,支持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三支箭的落地亦提振市場信心。因城施策力度有望繼續加大,核心二線城市政策存在較大優化空間。降成本、降門檻仍是主要方向,核心一二線城市跟進優化“認房又認貸”政策,繼續優化限購政策,一線城市或更多聚焦在特定人群,如人才、多孩家庭、老年家庭等;同時降低交易稅費,契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方面均存在調整空間。
市場方面,2022年預計全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在22%左右,新開工面積同比降幅或接近40%,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降幅或在8%左右,孟新增稱。
他強調,近期多項政策利好提振市場信心,但短期銷售仍處于筑底階段,市場恢復仍需時間,經濟修復、防疫形勢等仍是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短期政策到位,企業資金壓力有望得到緩解,行業關注點全面轉向促銷售,2023上半年加快庫存去化,樂觀情形下商品房銷售規模保持小幅增長,預計2023年銷售面積與2022年基本持平,但投資、開工下行趨勢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