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的上市公司賣出套現十多億后,鄭旭選擇再買一家。
6月17日,藍豐生化發布易主消息,鄭旭擬通過受讓股份、參與定增及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的方式,獲得公司的實控權,從而成為公司新主。
鄭旭并不是A股的陌生人,其早在2016年11月就帶領天能重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并在2020年將天能重工實控權賣出。
(資料圖片)
藍豐生化此前被視為先正達的借殼對象而遭到市場炒作,彼時,公司回應稱:消息不屬實。如今,先正達光速過會,藍豐生化也找到了“新主”。
此次,鄭旭卷土重來,將給藍豐生化帶來怎樣的改變?
一攬子方案只為實控權
此次藍豐生化的易主方案設計地頗為復雜,包括股權交易、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及定增發行股份等多個步驟。
先看股權交易步驟,6月16日,鄭旭與蘇化集團、格林投資簽署協議,約定受讓后者持有的上市公司18.04%的股權。轉讓價格為4.41元/股,轉讓價格為2.97億元。
同樣是在16日,巽順投資分別與錦穗國際、TBP簽署協議,受讓其持有的上市公司7.65%股權,轉讓價格為4.41元/股,轉讓價格為1.26億元。
同時,格林投資與錦穗國際簽署協議,終止此前的表決權委托協議,錦穗國際放棄依據此前《表決權委托協議》而享有的對上述公司股份的優先權。
再看一致行動人協議,鄭旭與巽順投資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巽順投資為鄭旭的一致行動人,決策意見與鄭旭保持一致,有效期 24 個月。
在定增方面,藍豐生化發布定增方案,擬以3.8元的價格,向鄭旭控制的兮茗投資發行不超過1.06億股股份,募資不超過4.03億元。
若上述股份轉讓、一致行動、定增事項最終達成,兮茗投資將持有公司股票 1.06億股(占發行股份后公司總股本的 22.56%,表決權比例為 22.56%);鄭旭將持有公司股票 6745.74萬股(占發行股份后公司總股本的 14.36%,表決權比例為 14.36%)。
藍豐生化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兮茗投資,實際控制人為鄭旭,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公司股票 1.73萬股(占發行股份后公司總股本的 36.92%,表決權比例為 36.92%)。
巽順投資持有公司股票 2860.11萬股(占發行股份后公司總股本的 6.09%,表決權比例為 6.09%),系鄭旭的一致行動人。
對于此次易主,藍豐生化表示,相關協議的履行,將有利于公司整合資源優勢,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抗風險能力及盈利能力,有助于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賣出藍豐生化套現逾11億
從財務數據來看,藍豐生化的表現并不好。2021年、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均為負,分別為-4.91億元、-3.21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依然虧損1472.71萬元。
這樣一家公司,鄭旭為何要執意入主?
公告顯示,鄭旭曾任天能重工董事長兼總經理、天能重工副董事長,現任兮茗投資執行董事兼經理、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事實上,鄭旭曾是天能重工的實際控制人,2016年11月帶領天能重工登陸創業板。
上市前,鄭旭先生直接持有公司2500萬股股份,占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40%,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2020年11月,天能重工發布公告稱,鄭旭與珠海港集團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擬分兩次向珠海港集團轉讓其持有天能重工5020.31萬股股份 (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2.81%),并在第一次股份轉讓完成后放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表決權。天能重工另一股東張世啟也向珠海港集團轉讓5.56%的股權。
上述股權轉讓價格為23.27元/股,通過上述轉讓股權,鄭旭套現金額超過11億元。
與此同時,天能重工向珠海港集團發行股份,后者進一步夯實其控股權。
減持后,鄭旭仍是天能重工的第二大股東,根據最新公告,鄭旭仍持有天能重工13.56%股權,。
另起爐灶涉足光伏
鄭旭能給藍豐生化帶來什么?
公告顯示,鄭旭現任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旭合新能源”)董事長。
官網資料顯示,旭合新能源是一家專注于超高效N型TOPCon晶硅光伏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集成供應商。
公司表示,旭合新能源現擁有4GW的PERC電池及組件生產線。2023年7月,10GW N型TOPCon硅片、電池片及組件產能將在安徽滁州落地,未來公司繼續打造20GW超高效TOPCon硅片、電池、組件及電站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
在股權結構方面,鄭旭持有旭合新能源65%的股權,為實際控制人。
昆明市投資促進局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3月,昆明市東川區政府與昆明市東川區舉行了綠色能源產業投資項目簽約儀式。
項目擬在昆明市東川區投資建廠生產5GW高效光伏組件,5GW電池及4GWh儲能電池建設,項目后年產值超百億。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