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南都訊 記者陳秋圓 發自北京 6月15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2023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
就業方面,付凌暉稱,就業形勢總體穩定,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月持平。今年以來整體上呈現下降態勢。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1%;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4%,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9%。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8.6小時。
分年齡來看,16-24歲、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20.8%、4.1%?!?月份,25-59歲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下降,說明就業基本盤總體穩定,而且還在改善?!备读钑熖寡?,當前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仍不容忽視,青年人就業壓力依然較大,高技能人才短缺,“求職難”和“招工難”并存,促進就業供需總量平衡、結構合理,仍需要加力。
會上,有記者提問,如何理解青年人調查失業率的持續攀升?統計數據能否反映當前青年人就業的真實情況?對此,付凌暉進行了回應。
“總的來看,青年失業率處在高位?!备读钑熃榻B,從總量看,初步測算,5月份,16-24歲青年人總量大概有9600多萬。16-24歲很多是在校學生未真正進入到勞動力市場,進入到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的有3300多萬,這3300多萬當中有2600多萬已經找到工作,大概有600多萬目前還在尋找工作?!艾F在大家對青年人失業總量情況有些誤解,目前來看,青年人當中失業的總共600多萬。下階段,隨著經濟持續好轉,就業保持總體穩定有較好支撐?!彼f。
付凌暉對統計方法進行了解釋,我國按照國際勞工組織關于就業、失業的統計標準,將16歲及以上人口劃分成三類,一類是就業,一類是失業,還有一類是非勞動力。就業人口是指在調查參考期內,通常為一周,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一小時及以上和因休假、臨時停工等暫時離崗的人,這些人都屬于就業。失業人口是指沒有工作,在近期尋找工作,而且立即能去工作的人。這些人有工作能力、工作意愿,這屬于失業人口。
非勞動力是指16歲及以上既不屬于就業人口也不屬于失業人口的人。比如,沒有工作意愿或失去勞動能力的人,這些不在就業和失業統計范圍之中。付凌暉還舉例說,比如前面談到的青年人,有一些在校學生沒有尋找工作,也沒有工作意愿,是不會統計到失業率當中的?!皠偛盼覀冋f青年人總量是9600多萬,但實際在找工作的大概只有3300多萬,其余部分屬于非勞動力。也有一些人,由于照顧家庭,不參與到勞動力市場,也不在勞動力統計當中,這是國際通用的標準?!闭{查失業率的計算,用的是失業人口除以就業人口加失業人口之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