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黃鑫宇)6月27日,在北京地區農險信息化工作專題發布會上,據北京銀保監局財險處二級調研員王學梅介紹,截至目前,北京農業保險已全部覆蓋全市13個涉農行政區以及首農集團等農業企業,擁有財政補貼的險種60余個、商業性條款59個;農業保險密度3668.5元/人,保險深度5.75%,在全國各省市中處于領先水平;為農林牧副漁業及北京特色農產品提供了“供給充足、保障充分、創新有力”的農險保障體系。
據悉,近年來,北京銀保監局始終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求,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創新中心優勢,利用信息科技不斷提升農業保險服務能力;同時著力推廣互聯網技術應用,大幅度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效率,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業保險全流程信息化改革試點,支持首都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
關于創新技術手段,王學梅表示,北京銀保監局堅持推廣承保理賠全流程線上化,指導轄內保險行業明確技術規范、加強技術合作、引入電子保單和遠程查勘手段等措施,形成了在線投保、在線理賠、在線提供增值服務的農業保險全流程信息化服務閉環,不再強制需要紙質單證和線下查驗保險標的,在農業生產面臨“非洲豬瘟”等疫情考驗期間大幅度減少因農險服務導致的傳播及擴散風險,保障農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供應不間斷。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北京地區農業保險電子保單制單率、線上告知率、線上公示率均超過99%,農險經營從“面對面”逐漸轉向“線上化”,全年可減少因承保、理賠產生的人員接觸數十萬人次。
關于科技助力服務,同樣來自王學梅的介紹,北京銀保監局充分利用科技賦能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在承保、理賠以及增值服務等環節,實現數據“多跑腿”、農戶“少走路”,顯著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效率,改善農戶服務體驗。
例如在理賠環節,“養殖險農戶可選擇通過保險公司APP或微信小程序進行線上全流程自助理賠,無需等待查勘員進入養殖場舍內部,并可實時查看理賠進程,平均理賠時長較傳統服務模式縮短近50%?!蓖鯇W梅舉例道。
下一步,王學梅表示,北京銀保監局繼續將“人民群眾滿不滿意”作為衡量金融監管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并持續加強和農業農村局等政府管理部門的溝通聯動,推動轄內保險機構進一步提升服務首都經濟社會和鄉村振興的工作質效。
具體來看,接下來的主要工作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是深化政府數據應用。北京銀保監局將繼續深化互聯網手段在農業保險服務中的應用,探索利用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與保險行業共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土地權屬等政府信息,持續優化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服務流程,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效率。另一方面則是要繼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
對于第二方面,王學梅透露,北京銀保監局將探索推動糧食蔬菜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等高保障型農業保險產品試點落地,不斷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更好發揮北京地區農業保險支農惠農的作用。
校對 柳寶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