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不信不轉賬,守好自己錢袋子。如果96110給大家打電話,一定要接。反詐工作不停歇,平安日日在身邊!”每隔幾天,寶安公安分局新橋派出所新橋警區社區警長陳至龍就要到各個工業園區、工廠企業、工地進行類似的反詐宣傳,“寶安流動人口多,我們就是要讓他們了解反詐知識,樹立起牢固的‘心理警戒線’。”
寶安人口基數大,外來人口占比高,尤其是各類工業園區和工廠企業,更是集聚著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是詐騙案件易發群體。為提升外來務工人員防詐反詐意識,寶安形成合力,創新推出了不少“反詐小妙招”,把反詐宣傳送進外來務工人員群體中,讓“全民反詐”理念深入人心。
定制“反詐”小物品
培養“反詐宣講員”
“一張傳單的成本是0.3元,發給了園區企業和員工,他們可能隨手就扔進垃圾桶;手帕紙、打火機的成本也是0.3到0.5元,大家卻會在口袋里放幾天。這樣算下來,花的錢差不多,宣傳效果卻好幾倍。”說起反詐宣傳,寶安不少社區書記都有著一本“明細賬”。
以福海街道橋頭社區為例,橋頭社區是一個以外來人口為主的社區,常住人口約9萬人,戶籍人口只有不到2000人,轄區內工業園區多達33個。宣傳是防詐反詐的關鍵一環,但如何讓外來務工人員“看得見,記得住”,卻是一個需要不斷思考和摸索的問題。
以往,社區大多通過派發宣傳單來進行防詐反詐知識的推廣,但一段時間后發現,這些宣傳單要么被拒收,要么被直接丟棄,效果有限。于是社區想出了“用實用小物品代替宣傳單”的點子,定制了一批印有防詐反詐知識的打火機、手帕紙、小風扇等日常隨手用的小物品到工業園區派發,“每拿出來用一次,就能看到一次反詐提示,”不少居民反饋說,“看的次數多了,自然就記住了。”
工業園區的公共場所有多種多樣的反詐小物品,而在企業廠房里,則有活躍在反詐一線的拉長線長。
拉長、線長是生產線上的負責人,也是工業企業反詐宣傳“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末梢。福海派出所聯同福海街道,推出“工廠企業拉長線長培育計劃”。每日員工崗前晨會,拉長線長用一到兩分鐘的時間,向員工宣讀反詐要點和相關宣傳信息,成為最貼近外來務工群體的“反詐宣講員”。目前福海街道已有2424家企業的8982名拉長線長加入。
園區一員工一告知
落實入職“三件套”
工業園區是外來務工人員工作時間之外,日?;顒拥闹饕獔鏊?。激發園區方的責任感和主動性,讓他們共同參與到反詐工作中來,是有效提升外來務工人員防詐反詐意識的一大關鍵。寶安從區情實際出發,與園區、企業有效聯動配合,為外來務工人員筑起了一道防詐反詐防火墻。
新橋街道黃埔社區和象山社區均是外來人口和工業園區、工廠企業密集的社區,其中黃埔社區管理人口約5.8萬人,流動人口5.6萬人,工業園區27個,工廠企業994家;象山社區居住人口約4.8萬人,流動人口接近4.7萬,工業園區14個,工廠企業745家。深圳市公安局寶安分局反詐中心數據資料顯示,這兩個社區發生的詐騙案件,受騙人均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年齡段在20歲至40歲之間。
“外來務工人員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主要居住在工廠宿舍,這樣一來,園區和工廠能否主動擔起防詐反詐的任務就顯得格外重要。”新橋街道相關人員表示。
針對這個實際,新橋街道發動園區和工廠一起行動起來,利用員工下班時間敲門入戶,嚴格落實反詐宣傳“一戶一告知”和“一員工一告知”,還不定期組織物業、園區、大型工廠企業進行宣傳培訓,營造起了濃厚的防詐反詐宣傳氛圍。同時,新橋還推出了做核酸、打疫苗、安裝反詐APP入職“三件套”,和園區、企業相互配合,對每一位新入職的員工開展反詐宣傳,指導安裝反詐APP,推動反詐理念深入人心。
創新反詐方式
建立高效攔截預警機制
“我們艾美特公司設立了安全中心,配備了安全專員,員工如果遇到了疑似詐騙的行為,或者想了解防詐反詐知識,可以隨時打電話咨詢。公司也與轄區派出所建立了高效攔截預警機制,如果收到預警,可以及時聯系員工進行勸阻。”說起反詐這個主題,艾美特電器(深圳)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鄭世興一一介紹了公司的反詐工作。
反詐需要“合力而行”,企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不少寶安企業就從自身實際出發,像艾美特一樣,推出各具特色的反詐“小妙招”。
當前,勞務派遣已成為企業用工的一種補充形式。但與傳統的用工方式不同,勞務派遣中的法律關系涉及三方主體,用工單位對勞務派遣工人的反詐宣傳和督導無法落到實處,而勞務派遣工人流動性高,也給反詐宣傳工作帶來新挑戰。
位于燕羅街道的深圳市欣智旺電子有限公司就通過“將反詐工作納入到企業對勞務派遣公司的月度績效考核”的方式,有效解決了這個難題。欣智旺將涉及勞務派遣公司派出勞務工人的詐騙案件數量設為一項考核指標,若勞務工人發生詐騙警情,就相應扣分。欣智旺還與轄區派出所共同建立微信群,第一時間核查和反饋預警事發員工信息。
此外,石巖的恩斯邁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利用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系統,開設反詐宣傳專欄,并對招錄新員工組織反詐測試,員工通過考核后方可入職。一個個看似細微的舉措,卻一步步筑起了防詐的堤壩,幫助員工守住了“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