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槐蔭區錦繡城小學在堅持“五育融合”的基礎之上,從“立美樹德”入手,不斷豐富學校課后服務內容,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完善服務保障機制,助力課后服務工作再升級。
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豐富校園生活,自四月起,錦繡城小學積極協調引進三方機構進校參與課后服務。從“一手好漢字、一項好才藝、一個好興趣、一身好體魄”四個領域開展課后服務課程,堅持“自愿報名”和“愿留盡留”原則,在解決家長按時接送困難的同時,為有各方面興趣和需求的學生提供學習途徑與資源。學校同步開展了音樂知識素養、繪畫、書法、國際象棋、籃球、武術、樂器、舞蹈等各類課程,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可能、更多的發展。
學校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發展特點,針對性開展了籃球、足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課程,促進孩子運動協調能力的發展。在運動場上運球、踢球、接球、拍球,他們精神飽滿,斗志昂揚。此外,作為群體性的體育類活動,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群體意識、團結合作意識和頑強拼搏的意志,起到強身健體、促進大腦發育的作用。
武術作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東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對培養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大有裨益。學生們對學習武術充滿熱情和敬畏,從開課到課程結束從不松懈,通過武術充分展現了朝氣蓬勃、團結一致、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舉手投足間充盈著剛健之美、昂首闊步間盡顯精神之氣。
為了進一步提升和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學校引進并開設了國際象棋課程,通過博弈能夠提高學生的智力和耐力,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預判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對精神生活的豐富、社交范圍的擴大頗有助益。
據了解,與以往相比,錦繡城小學本學期開展的課后服務工作主要有五點拓展和深化:一是資源整合,充分發揮學校課后服務主陣地作用,協調引入校外非學科類課程作為校內課后服務的有益補充;二是個性化發展,發掘、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系統性的提升學生審美情操、動手能力和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長遠發展;三是信息化管理,通過濟南市中小學課后服務云平臺實現在線選排課、教師考勤、家長報名等信息化功能;四是安全保障,第三方機構授課教師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進校,校長通過平臺能夠隨時查看教師、學生出勤情況,確保學生在校安全;五是質量提升,制定課后服務評價機制,將家長評價作為后續三方合作的重要依據,在“減”中求規范,求質量。
槐蔭區錦繡城小學校長趙園表示:未來學校將在“育人臻美,精彩錦繡”的辦學理念下,深入挖掘課程資源,拓展資源渠道,豐富課后服務形式,持續輸出高品質的課后服務方案。堅持“上水平、強保障”的工作要求,深化家、校、生、社等多方協同,形成課后服務工作的長效機制。讓課后服務更加操作智能化、課堂趣味化、內容多元化,向著有品質、有溫度、有創新的高質量教育方向不斷邁進。
(來源:魯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