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電影《流浪地球》中有句臺詞,“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比绻选跋M边@兩個字替換成“信心”,那么這句話就一定是如今企業家們的共同心聲。
5月27日,青島的企業家們再一次齊聚青島年度經濟成就獎座談轉型、共話發展。在掌聲和榮譽的背后,不知道他們是否對未來的發展前景有所憂慮?
畢竟,回顧過去一年,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給我國經濟恢復與企業發展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
研究表明,企業家信心與PMI指數及經濟增長率之間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國家統計局所做的企業家信心指數統計,滿分是200,100則是警戒線。在2006年前后,我國投資需求旺盛、經濟形勢好,這一指數高達140分;而自2020年以來,這一指數在120分上下徘徊,甚至一度跌破100,與此同時,全國制造業PMI指數、勞動力指數等也紛紛下跌。
今年以來旅游業、餐飲業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態勢,給人以“經濟正在復蘇”的感受,但在更能展現經濟基本面的互聯網、房地產等領域,企業與老百姓仍然“捂緊錢袋子”,企業降薪裁員、百姓不買房甚至提前還貸,不愿意進行長期的投資或消費,足見市場缺乏信心。
后疫情時代,全國上下在“恢復企業家信心”“為經濟保駕護航”上都有所動作,因企業而崛起、因品牌而聞名的青島更是如此。今年以來,青島市召開第十三次黨代會,把“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擺在十項重點工作首位;在拼服務上,青島印發了《加力提速青島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推動實施常態化聯系服務企業、開展復工復產服務、強化要素保障、推動政策落地、抓好運行監測等措施;在優化政策上,青島實現了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梳理整合237條區市兩級惠企政策包,公布責任處室和聯系電話,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
尊重企業家、保護企業家、激勵企業家,才能更好地為城市經濟注入發展動力。在青島年度經濟成就獎活動現場發布了2022青島企業100強名單,這也是青島經濟發展持續回升向好的佐證之一。青島的百強企業入圍門檻為營業收入35.95億元,比上年的26.82億元提高了9.13億元;百強企業中制造業企業利潤額占比由上年的56.71%提高到59.79%。
為了恢復國內經濟發展,重啟企業家信心、給他們吃“定心丸”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邁開市場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步伐,為市場主體提供自主經營的營商環境和保持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才能為經濟重啟注入強勁動力,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穩步前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評論員 孫夢
責任編輯:李賽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