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吳睿鶇
眼下正值高考成績披露日,卻有一家科創板企業在官微慶祝公司總經理女兒獲得高考單科狀元。6月24日,三達膜在官微發出喜報,“熱烈祝賀三達膜總經理方富林千金、某某中學方某某勇奪2023福建省高考××類狀元!”值得一提的是,三達膜官微的這篇文章收獲了“10萬+”閱讀,點贊數超過1000。(6月25日 每日經濟新聞)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時。從教育部到各地教育部門每年都會發文,嚴禁以各種方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喜報”“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而且,學校以及教師也均被要求簽訂不發布成績的相關承諾書??墒?,相關禁令依然擋不了一些學校、家長五花八門式的宣傳、炫耀,甚至有意“顯擺”。
眼下,這家上市公司通過官微發喜報的方式,來祝賀總經理千金勇奪福建“高考狀元”,不僅與國家包括當地教委明令禁止炒作“高考狀元”等法規嚴重相悖,而且公司利用官微發布與經營無關的內容,雖不違法,但也屬于信息不當披露,不符合正常邏輯。
對“高考狀元”“高分考生”等炒作行為,要打“七寸”,對炒作主體,尤其是學校、各類媒體、培訓機構嚴格規范管理,不僅要對炒作的“行為人”加大懲罰力度,還要對提供炒作的媒體、網站、公眾號、微信朋友圈等進行約束與處理。對炒作“高考狀元”這種頑瘴痼疾,要露頭就打,讓問責與懲罰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當然,除對“高考狀元”治標外,還要尋求立竿見影之策。其實,用一個高考成績“隱藏款”技術操作,就能給炒作“高考狀元”抽薪止沸。所謂高考成績“隱藏款”,是將高考成績進入全省前幾十名的考生,利用查分系統進行技術性屏蔽。這些被屏蔽的高考學生,由于覆蓋面較大,狀元不再具有唯一性,都有可能是“高考狀元”,這無疑能起到抽薪止沸的成效,從而讓炒作“高考狀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隨著各地高考成績不斷出爐,類似高考成績“隱藏款”技術操作,已成為不少省份的操作慣例。今年,北京繼續采取暫不公布排名前20名考生成績的做法,此舉不影響其志愿填報和錄取,相關考生進行成績查詢時,將提示“祝賀你高考取得,全市前20名的優異成績?!?月24日,重慶一名學霸查分后全家“哇”聲一片,喜悅溢出屏幕,原來該考生的分數被“屏蔽”了。據介紹,重慶市高考查分顯示***屬于“屏蔽生”,重慶市對歷史類前五名、物理類前十名的分數進行了屏蔽,不向外公布。此外,一則熱搜視頻顯示,在安徽合肥一所高中查分時,學生成績被屏蔽,全場老師瞬間沸騰歡呼,現場老師表示,該同學成績應該是進入了全省前幾十名。
當然,高考成績“隱藏款”固然值得肯定,但不可能一勞永逸,萬事大吉了。憑借技術手段,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炒作高考成績的社會弊病,但并非從根源上遏制住社會對“高考狀元”高度關注,甚至是吹捧的心理。唯有,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和評價機制,徹底扭轉片面應試教育不良傾向,架構起立德樹人機制,方是釜底抽薪治本之策。
關鍵詞: